林妙芸成为成祖弟子一事在他看来,铁板钉钉。
将来连皇上都得尊敬有加。
林妙芸称呼自己为大人一事要是传出去,那不是厕所里打灯笼——找死嘛。
“郡主若是看得起我,叫我一声小海子就行。”
小海子?小孩子?
林妙芸啼笑皆非:“海大人把我当成什么人了?我是那种势利的人吗?”
海大人内心很是宽慰,嘴上连连道不是:“该有的规矩还是要有的,奴才也不想其他大人会因此而对老奴口诛笔伐。”
见他执意如此,林妙芸只好勉强称呼他为小海子。
改了口之后,海大富才苦笑一声:“唉,大战将至,老奴这双腿差点跑断。”
他唯恐林妙芸会接话,继续说道:“郡主,对于北伐一事要多多上心,这次是成祖亲自下的命令,奴才以为短则十天半月,慢则一月就有可能启程。”
“这么快?”林妙芸惊呼出声。
海大富将手中圣旨恭敬递过去,这次没有自己念:“郡主请看。”
“不知郡主这次将派何人为统帅,率领长安镇武司之人?”
林妙芸接过圣旨,摊开来看:“自然是月司长他们三人。”
海大富讶然道:“三位司长都去吗?”
林妙芸点点头:“自然是的。”
海大富脸上的欣慰之色更甚:“若人人都如郡主英明,我大景早就开创了人人如龙的盛世。”
虽说这次是捡功劳,许多人都会下注。
但肯将所有天骄都派出去的寥寥无几,大多只是挂个名,去镀金,实际干活的事都是其他人做。
林妙芸若也是如此,肯定只派出一个或者两个,多了战功不够分。
三个六境巅峰的天骄都派出去,说明是积极响应,大概率不是去划水的。
越想,他越觉得林妙芸这人是心向大景的。
这让生于大景,心向朝廷的他不禁想多在皇上面前为她美言几句。
林妙芸缓缓合拢明黄卷轴,抬首望向堂前悬着的边塞舆图,目光如淬火般灼灼生辉。
声似金玉相击,字字铿锵。
“国家,国家,有国方有家!此乃千秋不易之理。”
她振袖而起,腰间玉佩琅然作响:“我辈修士,既承天地灵韵,岂可独善其身?当以剑辟疆土,以术安黎庶,此乃天命所系!”
堂中风动帷幡,她的声音陡然高昂:“今大军北征,我长安子弟愿身先士卒,为大军博得头彩!”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古兰终不还!”
最后两句诗自唇间迸出时,意境间竟有金石回响,甲胄碰撞之声,如惊涛拍岸,经久不息。
“好!”
海大富拍案叫好。
没想到这个看起来可爱柔弱的郡主,志向居然如此远大。
他诚心夸赞:“郡主真乃巾帼不让须眉。”
单这两句诗词,足以流芳百世。
瞧瞧!什么叫真正的为国忧民?
眼前这位便是!
他不禁为她的风范感到敬佩,见她的目光中,多了些真心实意的尊敬。
若非皇上还用得着他,他也真想披上铠甲,与二三子征伐沙场。
醉里挑灯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