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东西,在你们真正学会驾驭它们之前,就是一堆昂贵的废铁!甚至比废铁更危险!因为它会给你们虚假的信心,让你们死得更快!”
她的话如同鞭子,抽打在每个人的心上。
学员们沉默了,一些人不服气地低下头,但更多人露出了思索的表情。
易普拉欣看着那些新装备,又摸了摸自己身上已经布满划痕、性能确实有所下降的旧外骨骼系统,眼中虽然也有渴望,但更多的是一种认同。
他经历过加沙的战斗,深知最关键的从来不是武器有多先进,而是使用武器的人有多坚韧和多狡猾。
他大声回应:
“明白,顾问阁下!我们会先用旧装备把自己练成钢铁!”
露娜赞许地看了他一眼,这个加沙少年,正在以惊人的速度理解特种作战的本质。
接下来的几天,露娜更加注重对装备维护保养的考核。
结果令人忧心。
即使三令五申,许多学员(尤其是沙特籍)对于日常保养依旧敷衍了事,只是简单擦拭一下外观,对于深度的清洁、润滑、关节校准、电路检查等,要么不会,要么嫌麻烦不去做。
导致一些装备虽然外表看着还行,但实际性能已经在悄然下降。
这一幕,完美印证了露娜在电子终端里记录的那个问题:
【大量先进武器装备买过来,不管有没有培训,哈比比们都不会正确操作。即使操作正确了,日常也不会按部就班的维护检修,用着用着各项功能就停机了。操作正确了,维护也正确了,但哈比比们上班时间短,当班时的精神状态通常极为佛系,有没有尽到职责全靠人品和心情。这些武器装备处于什么工作状态,鬼知道。大概率只是一个摆设。】
她意识到,这不仅仅是士兵的问题,更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系统性文化痼疾。
改变这一点,远比训练他们的体能和射击技能更加困难。这需要建立严格的制度、培养专业的人才、并彻底扭转那种“差不多就行”的惰性思维。
日子在极度艰苦的训练中一天天过去。
易普拉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长着。
他的体能稳步提升,已经能稳定处于行军队伍的第一梯队;
他的射击精度越来越高,逐渐显露出狙击手的潜质;
他的近身格斗不再是野路子,开始融入了系统性的技术,变得更加高效凶狠;
他甚至开始能看懂复杂的战术地图,并能用简单的无线电术语进行通讯。
更重要的是,他开始学会思考。
不再是单纯地执行命令,而是会思考命令背后的战术意图,会尝试提出自己的看法(虽然还很稚嫩)。
他身上那股原始的狠劲,正在被逐渐引导向更专业、更致命的方向。
露娜越来越多地将目光投向他,暗中给予更多更细致的指导,有时是一个眼神,有时是一句简短的提点。
她在这个少年身上,看到了自己当年在707部队时的影子——
那种对变强的极致渴望和不惜一切代价的疯狂。
然而,基地内的暗流也在涌动。
塔里克亲王来访的频率似乎增加了,他总是带着和煦的笑容,关心训练进展,但言语间催促“出成绩”的压力也越来越明显。
他带来的那些“观察员”和“助理”数量也变多了,他们时常在基地内走动,目光更多地停留在那些昂贵的设备和物资上,而不是学员的训练本身。
亲王与露娜之间的理念分歧日渐明显。
露娜坚持循序渐进,夯实基础,反对任何冒进的、拿学员生命冒险的行为。
而亲王则更倾向于寻找机会,进行“实战检验”,以便快速向利雅得展示他的“投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