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三角洲工程是哪个国家的 > 第119章 菜鸟拔苗(第4页)

第119章 菜鸟拔苗(第4页)

无论是令人窒息的高强度混合健身(结合了举重、体操、越野跑元素的极限体能训练),还是折磨人的战斗体操和负重越野,两位教官永远冲在最前面,完成得比任何人都标准、都拼命。

士兵们看到年纪比他们大、军衔比他们高得多的教官都如此玩命,那股怨气和偷懒的心思自然就被压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股不服输的狠劲。

第2级部队的训练科目远比第3级复杂和残酷:

·耐力与力量:每日凌晨30-40公里全负重(35kg)沙漠山地行军只是开胃菜。

行军路线更加刁钻,经常要攀爬陡峭的沙丘或岩石山坡。

·极端环境适应:增加了冷水生存训练(在冰冷的水池中保持体温和意识)、模拟洞穴或地下设施的清剿训练(在黑暗、狭窄、缺氧的环境下作战)、以及极端高低温舱的耐力保持训练(考验生理和心理极限)。

·战术与技能:小队战术协同演练更加复杂,引入了连排级规模的攻防对抗。

重武器(如火箭筒、迫击炮)的操作与协同射击成为必修课。

基础的战场医疗和通讯中继也纳入训练大纲。

令人惊叹的是塔里克亲王的资源调配能力。

无论蜂医和乌鲁鲁提出多么“离谱”的训练场地要求——

无论是需要模拟的城镇环境、复杂的地下坑道、还是能够进行冷水生存训练的大型水池设施

——亲王的施工队总能在极短时间内(往往一周内)就在训练基地内或附近区域搭建出来,并且设施标准相当高。

虽然亲王本人很少亲自出现在尘土飞扬的训练场(他更习惯于在空调房里听取汇报),但他的“钞能力”确实为训练提供了近乎无限的可能性。

蜂医和乌鲁鲁的风格迥异,却形成了完美的互补。

蜂医并不缺乏幽默感。

在训练的间隙,他会讲一些战场上黑色幽默的轶事,或者用精准的数据分析来化解士兵们的紧张和恐惧。

他偶尔也会拿出电子终端上的屏保照片,给围过来的士兵们看他的妻子米莉亚姆和女儿夏洛特。

尤其是夏洛特那张可爱的笑脸,总能瞬间软化这些硬汉的心肠。

“看,这是我女儿,夏洛特。12岁了,梦想是当个……哎呀,好久没见我都忘了。”

蜂医的语气会变得异常柔软,“我在这里拼命,就是为了让她能在一个没有战争的世界里,安心地实现她的梦想。我想,你们很多人,也有想保护的人吧?”

而乌鲁鲁则是豪爽粗暴的典型。

他骂人毫不留情,训练场上如同暴君,但他极其护短,且赏罚分明。

哪个士兵动作做得好,他会毫不吝啬地当众夸奖,甚至可能扔过去一包自己珍藏的(非酒精)饮料。

哪个士兵被欺负了或者受了不公正的待遇,他第一个冲上去找对方算账。

他经常和士兵们一起蹲在沙地上,啃着同样的单兵口粮,吹嘘自己当年在澳大利亚本土和世界各地战场上的“光辉事迹”,这种草根气息让他很容易就和士兵们打成一片,赢得了他们的尊敬和信任。

正因为这种“同甘共苦”又“专业高效”的氛围,尽管训练强度变态,但这300人中的大部分反而没有太多怨言,更多的是一种被激发出的竞争心和荣誉感。

然而,淘汰是无情的。

第一周的训练强度就直接拉满,考核标准极高。

短短七天,就有超过四十人因为体能严重不达标、无法适应极端环境、或者战术思维过于僵化而被刷了下来。

对于这些被淘汰者,蜂医和乌鲁鲁的处理方式体现了他们的实用主义。

如果发现某些士兵只是某项短板突出,但意志品质尚可,有强烈想要变强的意愿,他们会将其推荐到深蓝和夜莺的第3级部队回炉重造,从基础重新练起。

对于那些自己选择放弃,或者确实证明无法适应特种作战节奏的士兵,他们也不会过多挽留。

按照王储承诺的高薪标准结算后,直接送回原部队。

这种方式,既保持了队伍的纯粹性,也某种程度上维护了这些失败者的体面,避免了不必要的抵触情绪。

蜂医和乌鲁鲁都清楚,到第13周末,30%的淘汰率是硬指标。

现在的严格筛选和高强度淘汰,是为了后期能保留下一支真正能打、能信任的核心骨干。

沙漠的烈日下,汗水、泪水甚至血水浸染着训练场的每一寸沙土,一支或许能改变沙特军队形象的铁血队伍,正在以最残酷也最直接的方式,悄然孕育。

而蜂医和乌鲁鲁,既是这锻造炉的司炉,也是投入炉中的第一块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