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见过北非、中东的穆斯林社区,与这里的氛围截然不同。
这里的建筑风格虽然带有奥斯曼帝国的遗韵,却又融合了巴尔干半岛特有的元素,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气质。
很难想象,信仰同一种宗教的不同人群,其文化和生活形态会有如此巨大的差异。
而战争,却毫无差别地将毁灭倾泻到所有人头上。
“都一样……”
乌鲁鲁在不远处,费力地用撬棍撬动着一个变形的金属柜子,喘着粗气骂道,“管他妈的信仰什么!炸弹落下来的时候,哭喊声都一样难听!死的模样都一样惨!”
他的话粗鲁,却道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
在绝对的力量和毁灭面前,所有的文化和信仰差异都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清理工作缓慢而艰巨地推进着。
期间,刺耳的防空警报数次撕裂天空。
所有人立刻丢下工具,就近寻找掩体。
远处传来防空阵地密集的开火声和导弹升空的尖啸。
偶尔能看到极高空处爆开小小的烟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那是GTI的防空火力在拦截哈夫克的侦察机或试图突防的攻击机。
“两天前那波空袭最狠……”
一个同样在清理废墟的工兵老兵,在警报间隙对露娜他们心有余悸地说,“妈的,跟下雨一样!专门盯着医院和救援点炸!我们刚清理出来的一点地方,又被炸成了平地!还死了不少人……从那以后,上面的防空部队才像被踩了尾巴一样,开始拼命清理空域……”
他的话语里充满了后怕和愤怒。
哈夫克的策略很明显:
即使放弃地面占领,也要用持续的空袭阻止GTI的有效重建,制造最大的恐慌和混乱,消耗GTI的资源和士气。
中午时分,短暂的休息时间。
后勤部队送来了热食。今天运气不错,
是来自后方支援的“节日礼包”里的内容——
用便携式炉灶简单加热的香肠煎蛋,甚至还有几片珍贵的牛油果和看起来还算新鲜的全麦吐司。在这片冰冷的废墟之中,这几乎算得上是一顿奢侈的大餐。
几人找了一处相对背风、勉强能坐下的断墙角落,摘下布满灰尘的防护面罩,默默地吃了起来。
食物温热的口感暂时驱散了身体的寒意和疲惫。
吃饭间隙,几乎是不约而同地,几人都掏出了各自的军用终端——
那是他们与外界战场仅存的、时断时续的联系窗口。
屏幕亮起,连接上后勤指挥部勉强维持的局部网络,最新的战况简报如同冰冷的雪片般涌入。
露娜的目光迅速扫过一条条滚动的信息,每一条都像重锤敲在她的心上:
【西线急电】:哈夫克“瓦兰吉卫队”高机动合成旅经惨烈巷战,已于昨日傍晚完全夺回杜布罗夫尼克(Dubrovnik)港区及老城。我守军第9海防旅余部被迫撤往周边岛屿及佩列沙茨半岛(Pelje?acPeninsula),伤亡惨重,补给线被切断。
【特雷比涅(Trebinje)】:陷入重围,通讯极度困难。最后消息表明,城内仍在激烈巷战,但外部增援通道已被完全切断,情况危急。
【福查(Fo?a)】:仍在坚守!第5摩步旅报告击退哈夫克"希拉克略"机动旅三次团级规模进攻,但伤亡巨大,急需空中支援与弹药补给。城区部分阵地失守,退守核心工事区。
【东线战报】:哈夫克东线部队已轻松占领斯库台(Shkod?r),阿尔巴尼亚北部防线崩溃。敌军先头装甲部队正沿沿海平原快速推进,兵锋直指地拉那(Tirana)。
【北线态势】:敌军空降兵集团在北线维舍格勒-乌日采(Vi?egrad-U?ice)一线攻势受阻,与我第71集团军主力在山区陷入残酷拉锯战。我方依托地形节节抵抗,但敌军炮火极其猛烈,前进缓慢。
冰冷的文字,勾勒出一幅令人绝望的战略态势图。
哈夫克在西线重新夺回主动权,东线长驱直入,只有北线暂时稳住。
而他们所在的莫斯塔尔,仿佛成了风暴眼中一片短暂而脆弱的“安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