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擎发出低沉有力的咆哮,战车沿着专用的地下通道,平稳而迅速地驶向城市深处。
他们没有前往地面,而是通过复杂的地下交通网络(部分是利用城市原有的地下管廊,部分是哈夫克占领后秘密扩建加固的)穿行。
战车内部空间宽敞,布置着多个战术指挥终端和通讯席位,此刻大部分屏幕都处于待机状态,只有导航系统亮着,显示着通往斯梅代雷沃钢铁厂核心区的路线。
大约半小时后,战车驶入一个极其庞大、灯火通明的地下空间。
这里不再是市政厅地下那种相对“精致”的环境,而是充满了粗犷的工业力量感。
巨大的混凝土支柱支撑着高耸的穹顶,空气中弥漫着机油、金属切削液、臭氧以及熔融金属特有的、略带硫磺味的灼热气息。
低沉而持续的机械轰鸣声是这里永恒的背景音。
24式指挥车驶入一个专用的、防守严密的泊位。
舱门打开,斋藤步下战车。
眼前,是一个建立在庞大钢铁厂内部的、真正的战争堡垒。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规模宏大的指挥中心。
它占据了整个地下空间的核心位置,由数层加固的合金平台构成。
巨大的弧形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整个斯梅代雷沃城区及周边的战场态势图,其清晰度和信息量远超市政厅地下那个。
除了正常配属的真人士兵与参谋人员,机兵们也在控制台前忙碌着,它们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快速敲击,数据流如同瀑布般在副屏幕上滚动。
通讯频道里传来各个作战单位简洁、冰冷的电子汇报声。
整个中心高效、冰冷,如同一个巨大生物的中枢神经节。
不远处,是整齐划一的“兵营”。
他比较关心的其实是士兵宿舍后的——
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宿舍,而是一个个排列紧密的、如同大型服务器机柜的“充电维护坞位”。
大量处于非执勤状态的机兵如同休眠的金属雕塑,静静地矗立在坞位中,外骨骼连接着能量输送线和数据接口。
只有少数机兵在通道间无声地巡逻。
庞大的军火库如同钢铁森林,里面整齐码放着堆积如山的弹药箱、备用武器模块、外骨骼配件以及各种型号的无人机。
自动化的机械臂在轨道上移动,进行着精确的存取和转运。
设施完善的战地医院亮着无菌的冷光灯。
隔壁的“康复中心”则显得更为奇特,里面是一个个独立的金属平台,上面躺着受损的机兵,机械臂正在它们身上进行精密的焊接、零件更换和程序调试。
受损严重的则被送入更深处的拆解回收流水线。
餐厅区域相对安静,此时并非用餐时间。
但透过巨大的落地玻璃(防弹材质),可以看到里面环境整洁,甚至摆放着几盆耐阴的绿植。
这显然是给人类官兵准备的“绿洲”。
整个地下堡垒的四周和关键节点,布设着密集的自动哨戒炮、重机枪阵地,厚重的合金防爆门和能量屏障发生器随处可见。
通道设计复杂,如同迷宫,充满了致命的交叉火力点。
最令人震撼的,是位于堡垒侧翼、通过厚重防爆玻璃墙隔开的巨大空间。
那里,是真正的“心脏”——
机兵与武器生产线。
自动化程度极高的流水线上,金属骨架被机械臂组装,装甲板被焊接,传感器被安装,AI核心被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