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安步入正题,语气稍稍加重:“本官此行,依制‘刷卷’。尔村丁口簿、田亩册、赋税记录,可曾备齐?速速取来验看。”
“是是是,都已备下,就在小老儿窝棚之中,请各位大人移步查验。”
谢里正连忙应道,同时背在身后的手不停地、幅度极小地朝着谢广福和谢锋的方向摆动,手指焦急地勾动着,那意思再明显不过:别光看着!快过来帮我!一起扛着!这“打”里正的板子眼看就要落下来了!
谢广福和谢锋对视一眼,立刻会意,快步走上前来,站在了谢里正身侧稍后的位置,算是给他一些“挨打”的勇气了。
一行人移步至谢里正那间稍大的窝棚,里面简陋却收拾得干净,谢里正从一口上了锁的箱子里拿出几本册子。
第170章谢里正挨“打”
主簿上前,拿起丁口簿,开始逐一核对:“一百三十户,总人数六百四十四,男丁三百五十八,女口二百八十六人……嗯?为何女口也与男丁一般,登记了田亩份额?”
他眉头立刻皱了起来,看向谢里正的目光带上了审视和逼问,这是极不寻常的安排。
谢里正心里一惊,紧张之下不知如何开口解释,旁边的谢广福微微上前半步,从容躬身接口道:
“回禀大人,此乃我村村民公议之果,桃源村初建,按照规定,男丁得良田五亩,但这田地测量出来之后,却不足以让每户男丁分配五亩,若分配四亩,则田地尚有盈余,村民感念朝廷安置之恩,亦体恤妇孺生存之艰,故一致同意,无论男女老幼,皆均分田亩,以求公平,共渡难关,待十年免税期一到,能早日向朝廷缴纳足额赋税,所有决议皆有村民画押为证。”
他的声音平稳清晰,不卑不亢,既说明了情况,又抬出了“朝廷恩典”的大帽子,还强调了村民公议、画押为证的要点。
主簿愣了一下,翻到丁口簿后面果然看到夹着一张公文,公文上密密麻麻的红手印,一时语塞,看向齐安。
齐安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微微颔首,主簿只得暂时记下这一点,继续往下核对。
接着是田亩册,劝农使上前问道:“册上登记湿地一千五百三十亩,旱地一百四十亩,共计一千六百七十亩。然据本官所知,之前隐龙坪登记在册的田地是一千八百亩,为何少了百余亩?可是丈量不清,或是有人隐匿田亩?”语气已然严厉起来。
谢里正的后背冷汗更多了,心里发慌,谢广福再次开口,语气依旧沉稳:
“大人明鉴,田地均已仔细丈量,绝无隐匿,所缺亩数,实因山地、坡地尚未来得及开垦入册,按朝廷法令,新立村寨,允许开垦荒地以补足额,桃源村已规划周边坡地百余亩,待来年开春便动工开垦,定能补足数额,绝不敢短少朝廷分毫。”
谢广福巧妙地将“缺口”解释为“待开垦”,合情合理合法,心中却再妈卖批!!!隐龙坪哪里有一千八百亩了?他们量了快十天才量出来一千六百多亩,去哪里给你凭空变出来上百亩田地,这群人简直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还好他之前早就有所规划,不然现在他定然也是抓瞎懵逼。
谢里正听得一头雾水,什么时候桃源村规划了周边坡地百余亩,待来年开春便动工开垦?这是谢广福现编的?还是他早就心中规划好的?算了算了,先把这一关过了再说吧。
劝农使追问:“既如此,为何急于挖渠?湿地排水,工程可不小,何不待田地齐备再行动?”
谢广福从容应答:“大人,农时不等,湿地水深,若不及时排水翻晒,明年春耕便无法进行,将误一季收成。挖渠控水,迫在眉睫,且此举亦可为将来开垦之坡地提供灌溉便利,一举两得。本村水利规划草图在此,请大人御览。”
说完他竟从怀中取出了一张画得相当专业的水利规划草图,上面渠道路线、坡度、预计工程量一目了然。
平时谢广福会随身携带桃源村的地图,今日之所以还带了水利规划图,也是因为今天下午村里开会点卯,说得正好是挖渠的事,这才刚好又让他装上了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