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后来怎样?我连重要的文学大奖都很少去注意。”
“我也是,平常我根本不知有这么个新人奖存在。不过,那时很不一样,野野口老师特
地把发表新人奖的杂志带来学校,让大家轮流翻阅。他说这个人是我的同班同学,兴奋得不
得了。”
这件事我没有印象,应该是我离职后才发生的。
“这么说那时野野口老师和日高邦彦就有来往啰?”
“我不太记得,不过我想那时应该还没有吧?可能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们俩才再度
碰面的。”
“您说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是指两、三年以后吗?”
“应该是吧。”
这与野野口修自己所说,是在七年前拜访日高邦彦,而重新展开交往的说法不谋而合。
“对于日高邦彦,野野口老师怎么说?”
“怎么说是什么意思?”
“什么都行,不管是对他的人品或是对他的作品。”
“我不记得他对日高本人说过些什么,倒是对于作品的部分比较常批评。”
“你是说他不太欣赏他的作品吧?他都是怎么说的?”
“细节我忘记了,不过大体都是相同的意思,什么曲解文学的含意啦、不会描写人性啦
、俗不可耐之类的,就是这样。”
我心想这和野野口修本人的说法倒是大相庭迳。他还说自己抄写这种作品,将它当成学
习的范本!
“即使瞧不起,他还是读了日高邦彦的书,甚至跑去找他?”
“话是没错,或许那是出于一种文人相轻的心理。”
“什么意思?”
“野野口老师也是一心想成为作家,看到童年的故友超越自己,难免会觉得心慌。可是
他又不能当作没这回事,所以还是读了对方的书,这样他才有资格说那是什么东西、自己写
的要比它有趣多了。”
——这也不无可能。
“日高邦彦因《死火》获得文学大奖的时候,野野口老师的表现怎样?”
“我很想说他嫉妒得快要发狂,不过看来好像不是这样。相反地,他还到处跟人炫耀呢
。”
——这句话本身可以做出各种解释。
虽然没有查出与野野口修交往的女性是谁,不过这番谈话依然颇具参考价值,我向刀根
老师道谢。
确认案情的调查工作告一段落后,刀根老师问我对于现在这份工作的感想以及当初转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