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洛克王国学院骁雄 > 第124部分(第2页)

第124部分(第2页)

李风云哈哈大笑,皇甫遇这段话他听得十分开心,心中得意之极。

又问道皇甫遇为何会出现在这里,皇甫遇叹了口气道:“也怪老哥盲目自大,当初在郓州北津,只凭两千精骑就全歼契丹渡河兵马,契丹人几无还手之力,老哥就以为所谓契丹铁骑也不过如此。

而且如今老哥受圣上扶持,手上握有五千精骑,便自以为天下无敌了。

所以,听到耶律德光再次率军南下,老哥我立功心切,心中一热,不听部属的劝告,打算在漳河伏击耶律德光。弄好了,说不定能再现郓州北津之捷。

谁料到……唉,区区耶律天德一万骑兵,就打得老哥丢盔卸甲,损兵折将,就连爱将杜知敏也落入了敌军之手,幸亏兄弟们用命,才救了回来。

五千精骑,到如今,剩下不足三千弟兄,真是惭愧!”

李风云又好气又好笑,契丹铁骑怎可小窥?小小的漳河又岂可与黄河天险相提并论?看来这皇甫遇虎将是一员虎将,但是却不是一名智将,更非帅才。

注1:皇甫遇,(?…947),常山人(今河北正定),后晋名将。前文所提到的郓州北津之战,就是他打的,因功授滑州节度使。所以此处李风云才有此说。

皇甫遇此人生性粗鲁,所以他的慕席都担心以后被他牵连,纷纷离他而去。

史书上记载,皇甫遇与契丹人这一战,是皇甫遇率数千骑前出侦察,至邺县(今河北临漳西南)猝遇数万契丹军,笔者稍作更改,这样更符合此人的性格。

这一战,在耶律德光第二次伐晋的过程中非常重要,正是由于这一战,契丹与晋国攻守易势。

………………………………

第二百五十一章 吃我一刀

“杀!”一阵骑射之后,契丹将士扛着几十架粗制乱造的梯子,如潮水般攻向张家庄。

张家庄只有一座大门,耶律天德别无他法,只能以这座大门作为攻击重点。

一丈高的围墙,本来算不上什么克服不了的坚固防线,但是对于没有带上攻城器械的契丹将士来说,无异于一道天堑。

由于时间仓促,契丹军根本来不及制作更多攻城用具,便仓忙上阵。

那一阵抛射对普通的老百姓也许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对于受过正规训练,有作战经验的这三千精锐晋兵来说,其效果是极其微小的。

晋兵早已经料到契丹人会有这一招,拆下庄中的门板,床板等一切可以抵挡箭矢的东西,躲在围墙之后。而且,这批精锐的晋兵都身着皮甲,即使被射中,抛射的箭矢对他们的伤害也不会很大。

庄内庄外两批人马隔着厚实的围墙撞在了一起。

不时有人惨叫着从围墙上摔落下来。

庄中的晋兵占有优势,庄内一侧,张家庄的乡亲为了抵御外敌,早就架起了架子,铺好了木板,这让晋兵能够从容地抵挡爬上墙头的契丹人。

契丹人则不同,只能站在脆弱的木梯上与晋兵交战,而且木梯不多,只有几十架,也就是说,同时之间,最多只有几十个契丹兵能与围墙那边像蚂蚁一样的晋兵交战。

往往契丹人刚刚一探头,就会被晋兵砍落在木梯之下。

而契丹人能回敬晋军的,只有无尽的飞羽,和链锤。

围墙内外惨叫之声不断,鲜血很快就把两边的土地染红。

但浓郁的血气并没让双方屠杀的欲望减少多少,反而让人血脉喷张,激起了深藏在人内心深处的杀戮欲望。

一名契丹军的将领大叫一声,一纵身,借着墙壁上的缝隙,蹿上了墙,大刀一挥,将两名上前来阻拦他的晋兵砍死。

紧接着后面接连跳进来二十多位好手,看身手都是二三流的高手,晋军那些普通士兵根本挡不住他们,刹那间,周围的十多名晋兵被砍翻在地。

墙外的契丹军心大振,齐声高呼:“耶律循将军威武!杀进庄去了!”

刹那间晋军惊疑不定,军心动摇,渐有不支之势。

李风云也被惊动了,见情况不对,大喝一声:“有我李风云在此,来多少人也是个死字!交给我了!”

说罢,从拥挤的人群的头上飞掠而过,人未到,一招“风扫残云”就已经到了。

那些二流高手还好,见到李风云来了,急忙闪避,追杀一边的晋兵士卒,那些三流高手,就算想要闪避,又哪能闪避得开?

只听“噗”“噗”“啊”“啊”几声惨叫,几名三流高手顿时被李风云斩于刀下。

见李风云这般威武,墙内的晋兵一阵欢呼,心头刚刚升起的那丝惊惶顿时如云烟般一扫而空。军心立刻重振起来。

其他的三流高手慌了神,想要四散逃开,哪有那么容易,四周都是晋兵,根本没有躲避的空间,聪明的立刻脚下一较劲跳出了墙外,稍一迟疑的,或是被李风云斩于刀下,或是惊慌之下被周围晋兵砍死,不过一盏茶工夫。墙内的那些三流高手就被一扫而空。

而见机不妙四散而逃的六名二流高手,也分被被皇甫遇、纪纲、杜知敏等人率领的众官兵抵挡住,捣乱不得。

丁虎、丁豹带着十多名晋兵也逼住了一位,虽然不时有晋兵被那人名二流高手砍倒,但也威胁不到守围墙的晋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