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洛克王国学院骁雄 > 第112部分(第3页)

第112部分(第3页)

若是连‘洛’都不识,千字文中还有不少生僻字,为何没有圈出?

奴家还记得,‘洛阳’的‘阳’字也被圈出。小哥哥,难道你连‘阳’字也不认得?”

“哪有那么回事!”李风云嘿嘿笑道,“老子学贯古今,两个师傅,一个是鲁国公冯道,一个是苦竹翁,那可都是响当当的人物。他们都抢着要我做学生,也说明我满腹经纶,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呦呦呦,会用成语了啊!不会是杜姐姐教得吧?”苏语侬揶揄道。

“哪能呢?自学成材!”李风云厚着脸皮嬉笑道。

路惊鸿打断两人嬉闹,问道:“苏姑娘,你是说本们传承的秘密,很可能就藏在那本《千字文》中?”

苏语侬答道:“这个奴家可说不准,若你们所说的那传承真在邙山之中,那么‘洛阳邙山’在千字文中出现了三个,而且,‘山’这个字,在《千字文》中是没有的,路庄主,你不觉得奇怪么?”

“可是邙山这么大,该从哪里找?”李风云插嘴道。

路惊鸿望向李风云:“小师弟,那本《千字文》你是从哪里的得来的?可带在身边?”

李风云摇摇头,答道:“那本《千字文》原本是清平镇家中用来垫桌腿的,不小心带了出来,现在都留在镇州如月那里了。干脆,我们先去镇州吧,先把那本书取回来。”

与杜如月数不见,李风云心中颇为挂念她,想趁机见她一面。

路惊鸿道:“那倒不必!我去请永固宫主飞鸽传书,永固宫势力庞大,镇州城中可能有她们的人。”

李风云心中不高兴,暗道,何止是可能,简直是一定,那个孙婆婆不就是么?

苏语侬笑道:“何须去镇州取书?找本《千字文》来,奴家便记得哪些字被圈了起来。”苏语侬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况且那本《千字文》她还细细研究过几个时辰,虽然时间过去了大半年,不过还难不倒她。

《千字文》并不难找,本就是启蒙用的书,市面上便有售卖,如今战乱已经过去,各个店铺多已经开门,毕竟对于老百姓来说,伤口再深,日子还要继续过下去。

苏语侬取来《千字文》,皱眉细细思索,不多时便勾选出十个字,依次是:

“律吕调阳”的“阳”字。

“云腾致雨”的“云”字。

“玉出昆冈”的“昆”字。

“空谷传声”的“谷”字。

“寸阴是竞”的“阴”字。

“背邙面洛”的“邙”和“洛”字。

“多士实宁”的“宁”字。

“钜野洞庭”的“洞”字

“枇杷晚翠”的“翠”字。

苏语侬将这十个字誊写出来,笑道:“不果猜得不错,你们那个传承的秘密应该就在这十个字中。”

又将“洛”、“阳”、“邙”三字划去,想了想,有将“谷”和“洞”两字划去,道:“如果奴家想得不错,这十个字合起来应该是‘洛阳邙什么什么谷什么什么洞’。具体的位置就看剩下的‘云’、‘昆’、‘阴’、‘宁’、‘翠’五个字怎么理解了。”

………………………………

第二百二十三章 邙阴镇

路惊鸿哈哈一笑,道:“应该是洛阳邙阴,就是在背阴一侧。邙山倒是有一座翠云峰,难道还有一个翠云谷或者翠云洞?”

李风云道:“在这里空想也没用,去了邙山,找山中的人问问不就知道了?”

一路无话,十多天后,三人赶到洛阳北的邙山。

邙山又称北芒、太白原,相传古时老子曾在邙山上练过丹药。邙山晚眺与龙门山色、马寺钟声、天津晓月、洛浦秋风、铜驼暮雨、金谷春晴、平泉朝游齐名,被称为洛阳八大景。

白居易诗云:“北邙冢墓高嵯峨”说的便是邙山。从古至今,邙山中帝王将相的冢墓不知凡几,只不过到如今早已经是荒草萋萋,松柏巍巍,难辨其踪迹了。

邙山的高度不算太高,但位置极为重要,屏护着洛阳的北方。

四百里邙山,要找到天罡宗的传承之地谈何容易。三人在邙山中一连询问了十多天,都没有人知道同时含有‘云’、‘昆’、‘宁’、‘翠’的地方。至于各处可疑地点,三人也寻了二十多处,都一无所获。

李风云有些失望,重新提道:“这般寻下去,不知要寻到什么时候,或者我们去镇州,把那书带来,仔细参详,或许还有其他的提示。”

路惊鸿笑道:“小师弟,这事早已经去办了。相信过不了几天永固宫的人就该将那本《千字文》送来。”

李风云惊讶,没想到路惊鸿在不知不觉中居然做了此事,同时又有些失望,看来去见杜如月的打算再次告吹。

又过去几天,永固宫主竟然亲自把那本《千字文》送了过来,四人仔细研究了一番,发现那本《千字文》中除了用朱砂笔勾选的那十个字,的确没有什么奇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