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风疾,决战黎明(上)
帅帐内的呐喊声尚未完全消散,帐外的寒风便卷着更浓的夜色涌了进来。朱祁钰看着琪亚娜泛红的眼眶,还有朱韶华紧紧攥着自己衣角的小手,方才因众人激昂士气而起的豪情,瞬间被一股柔软的牵挂压了下去。他伸手抚了抚琪亚娜的发顶,声音放得极轻:“琪亚娜乖,放心,我不会冲在最前。”
这句话像一根细针,戳破了帐内短暂的激昂。琪亚娜猛地抬起头,眼中的坚决重新燃起,甚至比刚才反对调兵时更甚:“陛下,不是冲不冲在最前的事!您刚才说要抽调精锐回护后方,臣妇还是那句话——万万不可!”
她往前迈了一步,将朱韶华护在身后,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执拗:“明日决战,沙俄主力倾巢而出,前线兵力本就紧张。若再分兵,前线战力必然削弱,到时候不仅未必能击溃沙俄,反而可能让他们找到突破口!后方有我,有城中百姓,还有阿依娜留下的人手,就算真有小股敌人袭扰,我们拼尽全力也能守住!”
朱祁钰脸上的温和渐渐褪去,他转过身,目光扫过帐内的苏和等人,最终落回琪亚娜身上,语气沉了下来:“你不懂。”
“臣妇懂!”琪亚娜急得声音发颤,“臣妇懂前线少一兵一卒都可能影响战局,懂一旦前线溃败,后方再守也无济于事!”
“你不懂的是沙俄的狡诈。”朱祁钰打断她,走到帅帐中央的沙盘前,手指重重点在大同城的位置,“沙俄此次来犯,并非只图一时之利,他们对我大明边境的地形早有探查。若大军全部压上前线,他们若有一人认识小路,绕过前沿阵地从后方插入大同,到时候我们腹背受敌,前线将士军心大乱,才是真正的万劫不复!”
帐内瞬间安静下来,苏和眉头微蹙,显然也在思索朱祁钰的顾虑。阿尔斯兰挠了挠头,瓮声瓮气地说:“陛下说得有道理,沙俄那帮家伙最擅长搞偷袭。可……可前线兵力真的不能再少了啊。”
“我意已决。”朱祁钰的声音没有丝毫动摇,“抽调三千精锐,由也平率领,星夜赶回大同城外布防。其余兵力随我压上前线,明日拂晓,与沙俄决战!”
也平猛地站直身体,眼中虽有对前线的向往,却还是沉声应道:“臣遵旨!定守好后方,不让陛下分心!”
琪亚娜看着朱祁钰不容置喙的侧脸,心一点点沉了下去。她知道,一旦朱祁钰做出决断,再难更改。可那股强烈的不安像藤蔓一样缠紧了她的心脏,让她几乎喘不过气。她张了张嘴,还想再说些什么,却被朱祁钰递过来的眼神止住了话头——那眼神里有歉疚,有坚定,还有一丝她看不懂的决绝。
天色渐亮,帐外传来了士兵集结的号角声。朱祁钰整理了一下身上的铠甲,甲片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在寂静的清晨格外刺耳。他走到琪亚娜面前,伸手想抱一抱朱韶华,却被琪亚娜侧身避开了。
“陛下,该出发了。”琪亚娜的声音带着刻意的冷淡,可微微颤抖的肩膀还是暴露了她的情绪。
朱祁钰叹了口气,蹲下身,平视着朱韶华稚嫩的脸庞,柔声道:“韶华乖,爹爹要去打坏人了,你在家帮娘亲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大家,好不好?”
朱韶华眨巴着大眼睛,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小手却突然抓住了朱祁钰的铠甲系带:“爹爹,你要早点回来,给韶华带好吃的。”
“一定。”朱祁钰摸了摸她的脸,站起身,看向琪亚娜,“琪亚娜乖,在家照顾好家人和女儿,我们去去就来。”
“去去就来?”琪亚娜猛地抬起头,积压在眼眶里的泪水终于忍不住滚落下来,“陛下说得轻巧!战场之上,刀枪无眼,哪有什么‘去去就来’!”
她的哭声越来越大,像决堤的洪水,将压抑许久的担忧和恐惧全都释放了出来。“您忘了吗?我们这次来大同,是带着汪皇后她们的心愿来的!皇后们身份特殊,不能亲自来,都托付我好好看看您,让您务必保重!就连孙皇后娘娘,病刚好些,都拉着我的手说,让我告诉您,江山重要,性命更重要啊!”
琪亚娜上前一步,死死抱住朱祁钰的铠甲,脸埋在冰冷的甲片上,泪水浸湿了甲缝:“我已经失去了父汗和妈妈,好不容易遇到您,有了韶华,才过了几年安稳日子……您这一去,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和韶华怎么办?”
她的手滑到朱祁钰腰间的火铳上,紧紧攥住,仿佛那是唯一能留住他的东西:“你不准去!听到没有?你要是敢放下我们娘俩,你试试看!就算你到了下面,我也不会放过你!”
朱祁钰的身体僵住了,琪亚娜的哭声像一把钝刀,在他心上反复切割。他能感受到她的颤抖,能闻到她泪水里的苦涩,更能体会到那份深入骨髓的牵挂。他何尝不想留在她们身边,守着妻女,过安稳日子?可他是大明的皇帝,肩上扛着的是边境数十万百姓的安危,是大明的江山社稷。
他缓缓抬起手,想要拍一拍琪亚娜的背,却最终只是僵硬地垂了下去。“朕……身不由己。”这四个字,说得无比艰难,像耗尽了他所有的力气。
帐外的号角声再次响起,比刚才更急促,那是大军出发的信号。朱祁钰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中只剩下帝王的决绝。他轻轻拉开琪亚娜的手,动作温柔,却带着不容抗拒的力量。
“照顾好韶华,照顾好自己。”他最后看了一眼琪亚娜泪流满面的脸,又看了看一脸懵懂的朱韶华,然后猛地转过身,不再回头,大步走出了帅帐。
帐外,晨光熹微,染红了东方的天际。瓦剌的将领早已率领部落在营外等候,看到朱祁钰出来,纷纷翻身下马,单膝跪地:“恭迎陛下!愿随陛下出征,踏平沙俄!”
朱祁钰翻身上马,手中的马鞭在空中一挥,发出清脆的响声。“出发!”
随着他一声令下,大军浩浩荡荡地向着前线进发。马蹄声、脚步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像一首悲壮的战歌,响彻在草原的黎明时分。
琪亚娜抱着朱韶华,跌跌撞撞地追到帐外,看着朱祁钰的身影渐渐融入大军之中,越来越远,最终变成一个模糊的黑点。她再也支撑不住,双腿一软,跪倒在地上,哭声撕心裂肺。
“爹爹!爹爹!”朱韶华趴在琪亚娜怀里,看着远去的大军,也跟着哭了起来,小手伸向朱祁钰离开的方向。
苏和走到琪亚娜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声音带着一丝沙哑:“琪亚娜夫人,陛下也是为了大家。我们能做的,就是守好后方,等他回来。”
琪亚娜没有说话,只是死死地盯着大军远去的方向,泪水模糊了视线。她知道苏和说得对,可那份失去的恐惧,那份分离的痛苦,还是让她难以承受。她紧紧抱着朱韶华,仿佛那是她唯一的依靠。
风还在吹,卷起地上的草屑和尘土,打在脸上生疼。琪亚娜抹了一把眼泪,慢慢站起身,眼神渐渐变得坚定。她想起了汪皇后的托付,想起了孙皇后的叮嘱,更想起了朱祁钰临行前的眼神。
“韶华,我们回家。”她抱起女儿,声音虽然还有些哽咽,却多了一份力量,“我们要守好家,等爹爹回来。”
朱韶华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小手紧紧搂着琪亚娜的脖子。母女俩的身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单薄,却又带着一种不屈的韧性,慢慢朝着大同城的方向走去。
而此时的朱祁钰,正骑在马背上,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风掀起他的披风,露出里面冰冷的铠甲。他知道,此去凶险,生死未卜。可每当他想起琪亚娜的哭声,想起朱韶华的笑脸,想起边境百姓的期盼,他就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
他轻轻抚摸着腰间的火铳,那上面似乎还残留着琪亚娜的温度。“等着我。”他在心里默念,“等我击溃沙俄,定回来守着你们,守着这大明的江山。”
大军继续前进,向着前线,向着未知的决战,也向着黎明之后的希望。草原上的风依旧凛冽,却吹不散这支军队的决心,更吹不灭朱祁钰心中那团为家国而燃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