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明朝北京保卫战 > 第992章 朱祁钰 郭一平等人发信号通知立陶宛等国(第1页)

第992章 朱祁钰 郭一平等人发信号通知立陶宛等国(第1页)

草原风疾,黑松定计(中)

马蹄声踏碎黎明的寂静,十万大军如一条黑色的巨龙,沿着草原的古道向着前线疾驰。朱祁钰骑在通体乌黑的战马上,披风被凛冽的寒风掀起,猎猎作响。他微微俯身,手掌贴在马颈温热的鬃毛上,感受着身下坐骑的脉动——这匹从瓦剌换来的良驹,曾随他征战过数次小规模冲突,此刻正迈着稳健的步伐,载着他奔向这场关乎边境命运的决战。

“陛下,前方便是黑松林了。”身旁的苏和勒住马缰,声音清冽地提醒。她的目光扫过前方连绵的黑松,枝叶在风中摇曳,投下斑驳的阴影,像极了战场暗藏的杀机。

朱祁钰抬手示意大军停下,十万将士瞬间收住脚步,整支队伍鸦雀无声,只有风吹过盔甲的轻响和战马的鼻息声。他翻身下马,走到一处地势稍高的土坡上,身后的文武将领与瓦剌首领们紧随其后。土坡下,黑松林的边缘如一道天然的屏障,挡住了前方的视线,也恰好成为大军隐蔽休整的绝佳地点。

“郭一平。”朱祁钰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人群中,一个身着青色官袍、腰间别着信号旗的将领立刻上前一步,单膝跪地:“臣在!”他是军中负责联络与信号传递的参军,精通旗语与烟火信号,曾多次在战前完成跨部落的联络任务。

朱祁钰指着黑松林深处的方向,目光锐利如鹰:“你即刻带着三名亲兵,到松林东侧的望风崖升起联络信号。通知立陶宛、波兰等公国,按约定时间从沙俄后方出兵,与我军形成两面夹击之势。”他顿了顿,从怀中取出一枚刻着鹰纹的铜符递过去,“持此符为证,若他们迟疑,便告诉他们——沙俄若破我大明边境,下一个遭殃的便是他们的公国领地。”

郭一平双手接过铜符,指尖触到冰凉的纹路,心中一凛:“臣遵旨!定不辱使命!”说罢,他起身点了三名精干的亲兵,翻身上马,朝着望风崖的方向疾驰而去,马蹄扬起的尘土很快被风吹散在松林间。

待郭一平的身影消失,朱祁钰转过身,目光扫过帐下的将领们——有大明的武将,有瓦剌的部落首领,还有苏和这样熟悉草原战法的女将。“诸位,此战关乎生死,容不得半点差错。”他伸手在身旁亲兵递来的沙盘上一点,指尖划过代表沙俄军营的木牌,“沙俄大军虽势众,但远道而来,水土不服者不在少数;且他们向来轻视我大明与草原部落的联军,必然疏于防范后方。我们要做的,就是抓住这两个要害,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一名大明武将上前一步,拱手问道:“陛下,若开战,我军当以何种战法应对?沙俄的炮兵与盾兵阵列向来难缠,之前几次小规模冲突,我军都吃了盾阵的亏。”

“问得好。”朱祁钰赞许地点点头,手指在沙盘上划出作战路线,“一旦接战,优先集中炮火攻击沙俄的后方炮兵阵地。他们的火炮虽威力大,但移动缓慢,只要打掉炮兵,他们的远程压制力便会大减。”他顿了顿,指向代表大明步兵的木牌,“对付盾兵阵列,不可硬冲——让火铳手分成三队,轮流出击,利用火铳的射程优势,在盾阵之外持续射击,打乱他们的阵型;同时,瓦剌的骑兵绕到盾阵两侧,寻找缺口突进,与步兵形成配合,将盾阵分割成小块逐个击破。”

这番部署条理清晰,既有对敌方弱点的精准把握,又兼顾了大明与瓦剌军队的优势,帐下的将领们纷纷点头赞同。一名瓦剌首领摸着络腮胡,瓮声瓮气地说:“陛下的计策好!我们瓦剌的骑兵最擅长绕后突袭,定能撕开沙俄的盾阵!”

朱祁钰看向那名瓦剌首领,语气诚恳:“此次决战,还需借重瓦剌的勇士们。”他转向所有瓦剌首领,郑重说道,“若沙俄率先发起进攻,烦请各位率领部落骑兵,先出阵与他们周旋。不必硬拼,只需想尽办法拖住他们,哪怕争取一秒钟,也能为我军调整阵型、火炮就位争取时间。”

“陛下放心!”瓦剌首领们齐声应道。其中一位年长的首领拍着胸脯保证:“我们瓦剌人与大明结盟,便是同生共死!只要能打赢沙俄,别说拖一时半刻,就算拼上性命,我们也绝不会后退!”

朱祁钰心中一暖,拱手道:“有各位相助,此战必胜!”他随即沉下脸,语气严肃起来,“现在,大军原地休整,炊事兵即刻埋锅造饭,让将士们吃饱喝足。同时,派十路斥候,每路三人,分别从黑松林的不同方向深入沙俄腹地侦查。”

他目光扫过待命的斥候队伍,声音带着一丝关切:“你们的任务是摸清沙俄大军的具体位置、兵力部署以及伤病情况。记住,务必小心谨慎,若遇敌哨,能避则避,切记要活着回来——你们带回的情报,比什么都重要。”

“遵命!”十路斥候齐声领命,各自翻身上马,如离弦之箭般钻进黑松林的深处,很快便没了踪影。

阳光渐渐升高,穿透黑松的枝叶,洒在休整的大军中。炊事兵们忙碌地架起铁锅,火光升起,很快便有米粥的香气弥漫开来。将士们三三两两地围坐在一起,有的擦拭兵器,有的检查铠甲,有的则靠在树干上闭目养神,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没有丝毫懈怠,眼神中透着对决战的期待与警惕。

苏和走到朱祁钰身边,递过一块烤得温热的麦饼:“陛下,吃点东西吧。从清晨出发到现在,您还未进过食。”

朱祁钰接过麦饼,却没有立刻吃,而是看向远方的黑松林——那里,斥候们正在深入敌境,郭一平或许已经升起了联络信号,而立陶宛的援军,也该在收到消息后整装待发了。“苏和,你说,沙俄真的会因为水土不服而推迟决战吗?”他忽然问道。

苏和沉吟片刻,回答道:“有很大可能。沙俄士兵多来自寒冷干燥的内陆,大同这边的草原湿气重,且近日早晚温差大,不少人定会出现腹泻、咳嗽的症状。但我们不能完全依赖这一点,必须做好他们随时开战的准备。”

“你说得对。”朱祁钰咬了一口麦饼,粗糙的口感在口中散开,却让他更加清醒,“骄兵必败,我们不能因为占据天时地利,就放松警惕。”他看向身旁正在擦拭火铳的亲兵,忽然想起临行前琪亚娜紧紧攥住这把火铳的模样,心中一阵柔软,随即又被坚定取代,“为了后方的百姓,为了琪亚娜和韶华,这一战,我们只能胜,不能败。”

苏和看着朱祁钰眼中的决心,轻轻点头:“臣明白。臣已让人清点了粮草与弹药,足够支撑三日决战。若立陶宛援军能按时赶到,两面夹击之下,沙俄必败无疑。”

就在这时,一名斥候策马从松林深处奔回,翻身下马时险些摔倒,显然是一路疾驰而来。“陛下!陛下!”他气喘吁吁地跑到土坡下,脸上带着兴奋与急切,“沙俄大军就在前方三十里的野狼谷扎营!据观察,他们的营中确实有不少士兵卧病不起,而且……而且他们似乎还没察觉到我们的动向!”

朱祁钰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猛地站起身:“好!传我命令,大军休整一个时辰后,拔营出发,向野狼谷隐蔽推进!”他将手中的麦饼递给亲兵,翻身上马,手中的马鞭指向野狼谷的方向,“告诉将士们,决战的时刻,很快就要到了!”

“决战!决战!”土坡下的将士们听到命令,纷纷站起身,举起手中的兵器高呼。声音震彻黑松林,惊起了林间的飞鸟,也让空气中的战意愈发浓烈。

一个时辰后,休整完毕的十万大军再次出发,这一次,队伍行进得更加隐蔽,将士们纷纷下马,牵着马缰在松林间穿行,只留下轻微的脚步声。朱祁钰骑在马上,目光始终盯着前方,他知道,野狼谷那边,沙俄的大军还在营中休整,或许还在为水土不服的士兵烦恼,却不知一张由大明、瓦剌与立陶宛联军织成的大网,已经悄然向他们罩去。

风穿过黑松林,带来了远方隐约的号角声——那是郭一平在望风崖升起信号后,立陶宛援军回应的信号。朱祁钰勒住马,抬头望向天空,心中默念:“琪亚娜,等着我。等这场仗打完,我就回去陪你和韶华。”

身后,大军继续向前推进,黑色的洪流在松林间涌动,带着必胜的决心,向着野狼谷的方向,一步步靠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