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面的火光,必是丞相带人打过来了!”
“这么快?”
刘聪愕然,他倒愿意相信西面是魏军。
“向东!”
杨条下定了决心。
“向东?”
刘聪心中惶恐,脸上不解,“羌王刚不是说,魏寇骑兵恐怕绕到东方去了?”
杨条颔首:“没错。”
刘聪愕然:“那缘何向东?岂不是自投罗网?”
杨条道:“丞相既然已经打败魏寇,步军至此,那么虎骑监麋威,我儿杨素,还有你弟必会引剩余千余骑前来截击。
“我只须把魏寇骑兵引走拖住,待虎骑监他们引千余骑一至,便能将这四千步卒全部留在这里。”
“万一那不是汉军?”
刘聪看向西方五六里外的火光,仍不认为汉军能这么快就解决掉灞桥魏寇。
他们陷入重围的可能性更大。
又道:“而且真要截击,不应是骑兵先到?”
“步兵可浮桥渡河,骑兵不可!
“来不及多说了,你走不走?”
杨条问。
刘聪沉默片刻,摇头:“我们兵分两路,你往东,我往西南,若那真是汉军,我再来拔马回军,来围魏军不迟。”
“好。”
杨条心知刘聪不信那火光会是汉军,如此提议不过是想逃出重围而已。
但也正如刘聪所言,他的匈骑稍后再拔马回军确也是可行之法。
只是如此一来,他这千余骑就要独自面对魏军骑兵了。
不再多作讨论,杨条命人吹响牦角撤了围,带着一千二百余安定羌骑往东方奔去。
而刘聪则率领八百余名匈骑往西南逃亡。
所谓来去如风,留下郝昭与三千余步卒一阵错愕。
而随着两千余骑撤围,视野被让了出来。
郝昭也终于望见灞水方向有大团火光东来,距此地不过四五里路了。
“这是怎么回事?”
王双问。
“王扬烈又派人回援新丰?”
郝昭神色复杂,先是不敢确定,而后突然一惊,连连摇头:
“不可能,不可能!
“王扬烈不过六千守军,应付诸葛亮都不够,哪可能还有人手能再分出来?”
王双心脏瞬间跳到了嗓子眼,脸上写满了惊惶无措:
“所以那是蜀寇?咱们走了不过一个时辰,蜀寇就已经攻了过来?还赶到了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