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霸拱手抱拳,转身快步离去,跑到兵营点兵去了。
臧霸也知道袁绍尾大不除,在冀州境内,袁绍占有地盘最多,别看袁绍真败了,折损了十多万大军,无须三五年,袁绍苟苟发育,又能拉起一路兵马,继续滋扰刘备。
不如一次,斩草除根。
将冀州的眼中钉、肉中刺,一道替刘备给拔了。
杨修的野心很大,能否成功,全在徐晃一人。
臧霸擅长,而徐晃擅守,既然如此,杨修就玩一次大的,干脆将臧霸放在城外去,守城的事,全交由徐晃一人。
平原郡城内的守军,有五万多兵马,给臧霸一万,留给徐晃的尚有四万以上,不算多,但也不少了。
在杨修看来,倒出钱财之计,除了瓦解袁绍军的军心和士气之外,引发矛盾,还有另一层更深的用意。
找到袁绍军的主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姓鞠的大将?外族之人么?
大戟士?
呵,还真少见呢。
杨修目光冰寒,眼露冷芒,突然问起身旁的徐晃,说道:
“公明,宣高原想率兵出城,先斩杀一小部的袁绍军,杨某不让宣高出战,反而令宣高带走一万兵马,公明可对杨某心中有怨?”
“呵,杨军师多虑了。哪怕杨军师不给本将一兵一卒,本将亦能守住平原郡城,只要本将不死,平原郡城就绝不会落在袁绍军手里,杨军师大可放心。”
徐晃面色不改,却说得斩钉截铁,守城嘛,多一个大将,多一些兵马,当然最好。
但没有,也就罢了。
徐晃守城,不在兵马多少,而最看重人心。
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杨修一听,对徐晃的好感更高了,不再试探徐晃,伸手指了指鞠义的大戟士,笑道:
“公明,你尚比杨某大几岁,杨某看你有名将之风,且性子极对杨某的胃口,不如唤杨某表字即可。杨某都不与你见外,你怎么反而不苟言笑,开不得一句戏言呢?”
杨修知道徐晃并非钝傻之人,别看徐晃使用开山斧作为武器,心思灵活着呢,不然楚苏没可能向刘备推荐徐晃,留徐晃一人镇守平原郡城。
“德祖,本将历经沙场多年,像德祖这般年少,俊俏的文人,却能在大军阵前,谈笑风生的,除了楚先生等几位军师,还真不多见。”
“德祖,看袁绍军的动静,钱财哄抢完,估计还得有一场恶战,到时德祖可自行先返回郡守府内歇息,城墙、城门这儿,有本将就行了。”
徐晃为人沉稳,有杨修在这儿,徐晃得保护杨修,难免放不开手脚,没法大开杀戒。
袁绍军经过一番钱财争夺战,普通的军兵虽然贪墨了不少钱财,但大头很快就被袁绍军的武将们瓜分了。
美其名说:乱军者,杀!
其实,是不长眼,敢来抢钱的,该死。
一个时辰过去了,袁绍军足足有三四千军兵,死在自家兵马的手中。
有捡到重宝,却不设防,被人背后捅刀子的。
有跑到别家将军看中的钱堆里,偷偷摸一把,就给斩断双手的。
反正,各种奇葩的事情,在钱财珍宝这儿,都是寻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