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显然,这是一个夫妻俩貌合神离,糅杂了爱情、背叛、同性等多种元素的…感官片?
光看海外版预告,但凡长眼睛的都要以为这是方可以时隔两年重新下海,功成名就后不忘初心,要给感官圈整点好的。——实在是打眼一瞧,全都是些暧昧耸动,让人分分钟联想到脖子以下的关键词。
可因为苏雯看过国内版预告,先入为主,见此纷繁杂乱的种种,在兴奋猎奇之余,又隐隐有些说不出的味道。
酸酸涨涨,还有些郁郁不平。
*
8月16日,周一。
周日是家庭日,苏雯自然不可能诚邀父母和她一起去电影院看方可以集出|轨、同|性、男男、女女,不晓得还沾不沾点炼铜的抽象大作。
毕竟她知道小方是什么底料;而在她父母的认知里,他们女儿大加吹捧的某位导演,是专门拍《千秋》这种酸爽历史大剧的良心导演,剧情紧凑,从不注水。
——甚至有些太紧凑了,苏妈妈因为这,锅里的肉都烧焦了两次。
虽然很离谱,但苏雯为了自己的耳根清净,暂时不打算澄清误会。
她这次没有忘记日期,还早早摩拳擦掌,和闺蜜相约聚众看片。然而临近下班时,领导突如其来的一条“准备准备明天晨会要用的PPT”,轻而易举将她一整天积攒的美好品德毁于一旦。
苏雯无能狂怒,困守工位,差点捏爆了解压小人后含泪回复:“好的主任。”
然后告诉闺蜜这个噩耗。
闺蜜A:……那个,其实我也在赶明天组会的图,本来打算看完电影之后晚点再回来做实验准备【瘫倒】
闺蜜A:我中午发的消息B到现在还没回,估计忙得没空看手机
苏雯:那就这样叭,回头再约
闺蜜A:我一定能在《葡萄》下映前见到你们的!
苏雯:啊啊啊明明在一个城市,不要说得好像牛郎织女鹊桥仙一样命苦哇不要哇。
闺蜜A:重要的不是电影,主要是想你们了嘤
周五,苏雯终于在晚上9点结束了一周兵荒马乱的工作,头重脚轻地走在下班路上,鼻黏膜眼结膜口腔粘膜都齐齐充血,宛如一具行尸走肉。路过商场的影院招牌时,恍惚间想起什么。
半个小时后,苏雯买了一份垃圾食品加小甜水的经典组合,独自进了电影院。
这是她因为方可以的电影养出来的习惯,当她性情非常沮丧低沉时就会这样,即使电影已经被反复看过也不要紧。
黑暗中的影院有着一股特殊的氛围。坐困愁牢的两小时,她在其中可以顺理成章地将手机静音,从那些碎片化的文字、自动刷新的短视频、不断推送的手机消息中强制解放出去,放逐自己的整颗心灵,沉浸式地投入电影营造的心流中徜徉感受。
当然,前提必须得是一部好电影才行。
又当然,好电影的放映早期,往往人比较多;人多的时候,苏雯这么干就显得不太道德。
好在忙碌的工作,令她的困扰更像是杞人忧天。
这时身边间隔一位的地方,坐下来一位风尘仆仆的中年女士,黑暗中的人形看不太真切,苏雯感觉对方似乎朝自己这边看了一眼。
或者说朝自己腿上摆着的炸鸡看了一眼。
苏雯有些心虚,但对方什么也没说就坐下了。
*
电影开头先进入一段老旧录像带风格的画面,跳帧略带抖动的黑白画幅,人物的行动速度略显诡异,时而停顿滞涩,时而抽帧过快。
缩窄的取景框上,用白色粉笔样的字体标注着年代和年龄,无一例外,记录的主人公都是“尤里”。
从小娃娃时牙牙学语。
到穿着小裙子,一遍遍学习如何行礼,如何走路,如何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