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起Coco在努力抓住记忆的尾巴,贝嘉延和安子杰的心路历程就要单纯多了。
贝嘉延震惊于这部作品当中剧本精致程度,以及大胆程度。
整个剧本的大框架异常规整,但每个角色的人物逻辑几乎都有完整的书写。种笔力令他肃然起敬。
大量剧情,在保证戏剧张力的同时搞讽刺,用诙谐来中和悲剧色彩。
这是方可以的水平?
贝嘉延想想去年和方可以合作写本子时候的经历,直觉不可能。
那也不尽然。
实际上,在两部电影当中方可以负责天马行空,李雪亭负责草蛇灰线。
李老师专业研究键政二十年:如何键得草蛇灰线,如何大键特键同时完成人物塑造和剧情编织,如何键得不伤及审核,如何鞭辟入里又诙谐幽默……都在李老师的研究范畴内。
李雪亭在《1582》失利后曾道心破碎,但方可以觉得,《1582》除了投放的阅片市场完全错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剧情埋得太深,戏剧张力尤嫌不够。
所以,两人在这次的合作中深入交流了一下关于“键得更高,键得更强”的问题,都觉得自己学到了好东西。
当然,这部分贝嘉延不知道。
他下意识将大部分的功劳归因于不知名大神,注意到编剧名单上的名字后,他自然而然地肃然起敬,连彩蛋都顾不得,低头去搜这位老师的既往作品。
可恶,这种稀世奇珍是怎么被方可以挖到的!
假如我有他十分之一的功力,我……
说不定就跟着方可以干了。
*
安子杰这边,一开始还是在正常地分析镜头:
这个镜头好,这个镜头设计感好强,这个镜头调度,这里机位的设计……等等这个镜头是怎么拍出来的?这里为什么忽然跳切了?这里调焦是在暗示……啊?啊?等等?
然后忽然一下就跟不上了。
看到后面大决战,安子杰就彻底麻了。
竹叶青和无相两人从郎情妾意掌(呸)到此恨绵绵指,每一招每一式的幅度、动作,每一个镜头,每一处灯光,都准确传达出人物心境。
十八般武器复杂而精致,极富张力与节奏感,却又不令人眼花缭乱的武戏运镜。
无相在竹叶青死后暴起反杀如同仙鹤点尘,乱军丛中轻取国师,再一路砍瓜切菜杀到萧玉卷跟前,用的居然是一整个极度炫技的长镜头。
观众看得赏心悦目身临其境;
安子杰看得头皮发麻四肢厥冷。
他又进步了……
作为方可以的前室友(方可以要愿意的话,他们也可以随时当回现室友),安子杰比起大部分观众对方可以都是比较熟悉的。
他不止完整拉过《TEST》和《秘密》的片,甚至还能找到方可以大学过往各种课程的作业和随手拍。
说是说不在乎、志不在此,但怎么可能真的一点不往心里去?
拜托,他只是更爱游戏,导演系的课他也是老老实实一门没挂地肝到毕业的。
系里同期出了个天降紫微星,怎么可能不好奇。
不要说他,系里面随便抓一个家伙,有一个算一个,这半年里都不可能没研究过方可以,包括学院老师。
甚至这个人群还有呈逐步辐射的趋势,正沿着夏影导师制的对接名单,扩散到其他届的学弟学妹,乃至部分学长学姐。
方可以的那些影视前史,属于是大家早就人手一份的研究资料。
方可以大一到大三的东西纯粹属于混日子的学术垃圾,纯粹厕纸读物,垃圾桶看了都嫌伤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