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就是这样,孙导?你觉得呢?”方可以的声音在孙晶耳边响起。
孙晶木然半晌,看向方可以。
对方一脸安之若素的表情,依然还是那副半夜去偷鸡摸狗的萎靡模样,依然是嘴上无毛看起来年轻得过分。
孙晶倏然冷笑出声:
“潜意识的的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是吧,你以为我会认不出来?”
“孙导说笑了,怎么会呢。”
方可以一脸无辜地微笑。
孙晶只觉得这个笑容中充满了讽刺。
怎么,你以为就你能短短五分钟编出这么一大串?
当然,口嗨乱舞是一回事,写剧本又是另一回事。方可以吹水也就是图一乐,具体剧本的情节设计、浓缩增减,还得有劳老成持重的孙导。
一部合格的电影作品,需要兼顾特殊性与普适性。
特殊性,也就是猎奇,吸引观众入场;
普适性,要合乎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放到剧情中,就是合乎剧情逻辑,合乎人性逻辑。当然,有一些优秀的超现实讽刺作品看似不符合剧情逻辑,但却往往在另一维度上直指人心。
所以,作品要有奇观,但不能只有奇观。
最好要将故事落地,重新聚焦于普遍且真实的人类问题上,找到与观众自我处境的相似性,从而唤醒观影者广泛的共鸣。
孙晶并非不懂这个道理,只是孙晶觉得搞这些没必要。
你花十天能编出来的故事,为什么要细细推敲击逐字逐句写一百天?还是那个道理,时间就是金钱,能套用原型模板的东西就套模板呗,何必较真。
——结果就是孙晶的剧本在方可以这儿通不过。
方可以通不过的道理也很简单:不够效率。
“一个设定只有一个用途,一场戏只有一个戏剧目的,就是不够效率呀。
“孙导,我觉得这场戏还是有点单薄,可以再改改;
“孙导,这里的转折逻辑有点生硬站不住脚,最好在前面有所铺垫;
“孙导,这一段设计出来好像没啥必要啊,完全可以和前面这段剧情合并在一起……”
孙导觉得方可以好像在阴阳人,这一口一个的“孙导”怎么听怎么阴阳怪气。
“你自己写的《秘密》还不是剧情单薄!”
“是的是的,我也知道,所以我后来都是蹭李雪亭老师的剧本。”
方可以一脸我还年轻,我还有的是进步空间的谦虚嘴脸,看在孙晶眼里显得十足嘲讽。
面对孙晶这种把绩优主义刻烟吸肺的死硬派,方可以自然不会去跟他讲什么艺术啊,理想,说这些就是对牛弹琴。她直接用魔法打败魔法,用效率对抗效率。
反正她现在还在剪《葡萄》的片子,根本不急于一时。
就这样,在孙晶的日益红温,靳茜的神出鬼没,徐祖年的翘首以盼中,《葡萄》的后期制作终于完成,方可以将作品封装送审。
*
8月1日,《葡萄》国际版与国内版预告片同步发布。
国内版预告
——
制作片头过后,黑屏,然后瞬间进入明媚的午后,天空大地如同水洗过般清爽。
阳光犹如金色的细雨,洒在少年的脸庞上。干净、脆弱,他白皙的皮肤在光影下,散发着血气充盈的通透。
他天真地仰起头,碧蓝色的眼瞳与天空同色:“你的夫人是什么样的呢?”
“她?她是个绝好的女人。”一个成熟温柔的男声,语气淡淡地陈述。
随着男人的介绍,画面中逐次推出信息。
温驯垂首的女孩,含羞腼腆的少女,温柔娴静的妻子,连吃饭时都小口小口,如同一只灵巧纤细的小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