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提示:人没有办法当另一个人的救世主,但可以是自己的。而宿主,宿主在旁边看着就是最大的帮助。
——
方可以喜滋滋地进入SE的办公室,和许久不见的靳茜地下党接头,顺便把《葡萄》的金鹤奖杯交给靳茜。
在这方面方可以多少沾点囤囤鼠的收集癖。
可惜了这是作品奖,方可以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搬回自己家。
“要不给你仿一个,让你带回家供着?”
见方某人一直若有似无地撇着手上的金灿灿,靳茜和蔼地问。
“哎呀,这多不好意思呀。”方可以嘿嘿一笑,萌萌哒挠头。
靳茜坐下,先同步一下《葡萄》的目前成绩。
当前《葡萄》一周,首周票房将近八个亿,刚好把制作成本赚出来,这一波至少没亏,还能小赚,这也就够了,靳茜这个负责算账的甚至有点小惊喜。
其实《葡萄》拍摄制作的时候大家就有心理准备,知道这片子拍出来大概会得罪所有人。
原著是冷门文艺小说,原本读者就没多少,读者变现率,大概或许有,但也只能说如有。
严肃文学改编电影,电影名字还起了这么个“咯噔”的文青名字,这就和一桌又蓝又绿的菜似的,或许好看,但没食欲。
电影的可看性不能说没有,只能说懂得都懂,但凡对这类作品稍微有点了解的吃瓜群众,没什么缘故都不会给自己找不痛快。漆淋九似刘衫7散令
也就是方可以这个名字还值点钱,几位演员刷知名度的刷知名度,刷脸的刷脸,再加上靳茜的营销也不是盖的,这才没让《葡萄》上映即暴死。
等《葡萄》在鹤城拿了奖,那一时半会儿的排片率和话题度倒是不愁了,就是挨的骂也更多了。
基本上分为几个大类。
第一种就是看过《葡萄》原著的,骂方可以瞎瘠薄乱改。
男铜文给女主加这么多戏,还在后面加了半个小时的修罗场,让男主角保罗死得苦状万分,忒不体面。
——什么,你说小说里保罗的死状就不体面?
那是肉|体上的不体面,懂不懂精神的重要性?
电影里杀人还诛心,这哪是主角攻该有的待遇?
落到爱姐宝手里真是苦了这对亡命鸳鸳了。
第二种是没看过小说的,那就很难接受电影走向了。
这部分人认为方可以哗众取宠,故意拐着弯设计这样一个极端、邪恶、抽象的女主尤里。整个故事中充斥着背叛与罪恶,利益与算计,纯纯的以爱为营了属于是。
第三种则是从动机的角度。
不错,虽然剧情的整体发展是森加奈早就写好的,可退一万步说,你方可以就没错吗?谁让你选择这部作品来拍呢,你敢说这不是你在这部作品里找到了共鸣?或者认可这部作品的价值取向?
还有少数的第四类过度解读党,这类就比较复杂,最广泛流传的说法是方可以这电影就像《秘密》和《菩萨行》、《比丘》一样,是在借今讽古,写的乃是武帝阿娇旧事。
还真别说,此论一出,顿时引起众多附议;而方可以的既往犯罪履历,则正好是如山铁证。
窥屏的方可以:我擦,是不是系统偷偷开了“免检产品”的什么特殊功能我没注意。
只能说史书还是太全面了,要啥啥都有。
当然,挨骂归挨骂,相对来说夸的人更多,这点从主线任务最近持续增长的人数就可以直接可见。
“咳咳,说正事儿呢,别光顾着玩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