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方可以觉得自己那个幻想实现的可能性很低,靳茜也觉得很低,但随后的发展却似乎真的在将她们的猜测一点点印证:
唐柏雪凭借《菩萨行》中的蛇妖竹叶青一角获得年度最佳新人,并一个女配提名。
最佳女配由一位资深女演员获得。
金云乐凭《比丘》中的月印,荣获最佳男配角。
为泽口空海报名的时候,靳茜和方可以搞了个抽象,分别用《菩萨行》的无相送选最佳男主、《比丘》的楚玉送选最佳女主。
这原本是本着利益最大化的思路,钻了个空子。
多年前各大电影奖项草创之时,如华穗奖、自由城的金人奖等奖项尚未改革,女性在许多电影中往往作为配角存在,“最佳男主”奖项别名“最佳主角”。后来如有类似无性别机器人之类的主角,也统一归属到这一类别。
泽口空海的情况就是因循这一“特例”。
当然,稍微有点鬼扯,但反正失败没损失,成功还能搞个整活噱头娱乐大众,何乐而不为。
结果她们敢报,华穗还真敢提。
就这样泽口空海一个人同时出现在了男女主演提名名单上,名单出炉的时候网上已经闹过一波,真到了现场,画面还是很抽象。
看着宝相庄严的无相,时而菩萨低眉,时而霹雳怒目,嬉笑怒骂,一颦一笑,皆透出一种跨越性别的凌厉美感,并一众男演员切片共同排列在大屏幕上,现场一时间针落可闻。
仿佛无形中,在酝酿某种莫可名状的恐惧。
好在整活归整活,泽口空海最终只拿到《比丘》的最佳女演员。
隐约间,方可以听到会场中不少地方似乎发出失望的叹息。
最后的三项大奖(最佳影片、优秀影片、最佳导演)尚未出炉,排除掉观众评选的大众喜爱奖、最佳银幕CP、影评人团体奖等,截至目前,《菩萨行》和《比丘》已经累计获得十项奖项,共计十六项提名。这夸张的成绩一字排开,场面蔚为壮观。
上一届的最佳女主角郑书秋女士款款上台,简略介绍过八位候选人,最后开始宣读手上的提示卡:
“……去年一年中,他凭借两部佳作狂揽近40亿票房,成为国内最年轻的50亿票房俱乐部成员,其作品凭借丰富多样的浪漫色彩,为观众带来丰富精彩的情感体验。在电影不只是故事之后,他又指出,镜头除了记录现实,更要记录心灵,记录幻想。主观镜头理念的提出,引发了电影界的新浪潮。”
“2031年度最佳导演——方可以《菩萨行》、《比丘》!”
最后的两项大奖。
年度优秀影片:《比丘》方可以;
年度最佳影片:《灰烬》徐冠华。
尽管经过重重博弈,《灰烬》成功拿到最佳影片,但其导演徐冠华的脸色却差到极点,最后甚至是电影的制片人上台领奖,代发的言。
颁奖仪式尚未完全结束,《影迷》杂志的专栏作家应屏(第58章)就直接在部落帐号上落井下石:
“谁都知道《菩萨行》和《比丘》需要面临分票对打、蝉联减益的劣势,这时候作为奖项方,最好的方案是公事公办,要做就做到底。
“可惜今年的华穗奖虽然做出了拥抱革新的姿态,可惜最终还是差了一口气。
“实际上,今夜只有方可以剧组一个赢家,现在不是方可以需要华穗来认可他的作品,而是华穗必须认可其作品来为自己的公信力背书。SE在这一晚上,如同拼图一样鲸吞蚕食搜刮奖项,十二项大奖无疑是对电影水平全方位的认可。至于最佳电影的花落《灰烬》,则更为这个夜晚增添上几抹诙谐的色彩。”
“狂揽十二项却无缘最终大奖的方可以,荣获最佳影片此外却颗粒无收的徐冠华。
“至此,今夜已成艺术。”
*
颁奖礼后,晚会。
“方导今晚可谓是满载而归。”
“不错,后生可畏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