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但整点薯条 糯米 > 第88章 被接受的赵姬(第3页)

第88章 被接受的赵姬(第3页)

但偏偏她一直避而不谈,任由各种读者对这部作品包括结局各种问号。

与此同时,悲风画扇又是女频历史频道的知名大佬,即使在第一部作品中就展现出深厚的文学功底,信手拈来的史学典故,精准又不致掉书袋的词汇使用。

又恰好,方可以本人是个七窍通了六窍的史同人。

她穿越前的世界由于地域特性,大部分观众的文史常识普遍处在“刘备和刘邦有什么血缘关系吗?”的白银水平,能完整记得朝代更迭顺序就已经超越平均数。就连业内改编古装影视,都整体主打一个只要编不死,就往死里编,从小说作家到专业编剧,全都是混搭成风百无禁忌的魔改狂人。

并美名其曰,此乃仿古人旧事。君不见汉武故事、唐人小说、明清话本,哪一本不是借古讽今。考不考据不是重点,剧情逻辑凑合就行。

所以,在足够的思维训练之下,方可以就觉得这个故事越看越诡异。有很多桥段有种牵强离谱又非得如此,挂羊头卖狗肉的微妙感。

然后在某一天上班摸鱼看政非强制文时忽然灵光一闪。

这种熟悉的感觉!

对啊,这么一想,那本N|P文不就是史同!

再一翻,果然,悲风画扇后面皮下身份公开,大学专业就是夏国古代史专业。

方可以马上支棱起来,脑子里高达A级的剧本审美似乎都在滴滴作响,敏锐地嗅到了一个好点子的味道。

于是立刻联系约见了悲风画扇。

悲风画扇在听到方可以来意之后直接人原地裂开:

我都整成穿越女主了居然还能被发现?

我那么多用金手指开科技挂才解决的障眼法呢?

方可以:得意墨镜。jpg

一个套皮AU搞北齐小妈片,一个偷偷摸摸写先秦NP文,这两个人史同见史同,两边的道德底线都深不可测,堪称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各种铺垫一并跳过,最终结果,就是悲风画扇遮遮掩掩了这么多年的解压文到底还是大白于天下。

对于为什么会选择赵姬作为切入主角,时年已经年近不惑的悲风画扇在干掉了两杯长岛冰茶之后,才吐出自己当年的思路。

“当年我的大学毕业论文做的是黄老道家思想演变研究,当然,我一个本科生,也不可能做太大的课题,也就是拿了我老师课题组里切割出去的一个很小一块,做的是刑名法术和黄老道学之间的关系研究。”

“太过学术的先不谈,总之就是这个方向当中涉及到很大一部分秦史。和现在有各种新的出土文物不一样,早年间关于嬴政一朝的相关论述大多会全都指向同一个来源。”

“也就是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

“《史记》在文学水平上自然没得说,但是在史学可信度上,本质依然是后人结合各种资料写就的史书,在学界算不上一手资料。而且其中夹杂了太多其个人的政治观念、时代局限,还有当时政治需要的遮掩。”

“许多广为流传、为大众普遍接受的典故,有些来源模糊,有些则艺术加工。甚至史记的不同篇目中,有些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论述都会互相冲突。尤其立足汉代修撰前朝史书,那立场自然更加微妙。最终就造成了非常荒谬的情况。”

“从嬴政亲政前后到统一六国称帝之间的十余年时间,明明必然有大量亲历者家人甚至本人还活着的情况下,《史记》中对那段至关重要的历史记载却出现了大片真空。直接导致我的课题卡得死去活来。”

现在说起这件事,悲风画扇都流露出了浓浓的怨念,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写论文哪有不疯的”具象。

“在那段时间我反反复复地翻找资料,翻着翻着就冒出来了一个古怪的念头,就是赵姬的记录明显也存在大量的岁月史书和后人描补。”

《史记》中对赵姬的论述是非常反逻辑的。

当然,这里说的逻辑并不是指今人眼中对其的价值观判断,而是放在《史记》成书年代的同类参考。

还是先把赵姬那些乱七八糟无凭无据孤证不立的八卦传言放开不谈,单说所谓最板上钉钉的嫪毐私|通这件事。[1]

嫪毐都能封侯,并且有完整的人物动线,从被吕不韦提拔引荐,到进宫,到封长信侯,还有最后叛乱死亡。这个人物是否存在应当是毋庸置疑的。

问题是嫪毐和太后私通生子这件事很重要吗?

答案是根本不重要。

读史不能用现代人思维去评价古代人的风气,要置身于当代背景。

首先,嫪毐有没有搞人家老婆?没有。当时帝太后已经丧偶。

其次,秦律中有没有任何一条说丧偶的寡妇不能养情人?没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