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你这个同学人是蛮热心的,刚刚还主动提起你的身体。”
方如是说着说着,眉头一皱,问起方可以回夏京后,有没有乖乖复诊。
包有的。
不说精神心理科吧,至少神外,每半年一次的随访她肯定得去。得看看脑子里的系统有没有背着她偷偷长大。
没有,很乖。
那来都来了,自然就顺便再去趟精神心理科打卡。
她现在回那边就跟回家一样。上下都混熟了,连前台打印病例的小姐姐最喜欢喝三分甜的红豆奶茶都知道,每次过去都会提个十七八杯的奶茶,权当感谢医生们在她身上浪费的医疗资源。
可能就是因为这个,那边科室偷偷传过她是对顾桐“移情”,后来说应该不是“移情”,纯属见色起意。方可以自己都不小心听到了好几次。
看得出来,诊室内部的精神活动还是很丰富的。
再后来,认出她是方可以,这种八卦莫名其妙也自动熄火了;倒是找她问口红色号、衣服搭配、自拍参数还有明星八卦的人多了起来。
她就说跟回家一样吧!
方可以当时是确诊了脑膜瘤没错,分裂障碍则是顾桐的初步判断。
她一开始还真担心会不会要吃药。精神类药物随便乱吃,那是一吃一个不吱声。
但是,又不好拂了方如是的意。
毕竟她直觉,万一把姐姐逼急了,她是真的有可能把这事儿捅到袁女士那里去的。
那个画面就太美了,感觉闭上眼,就能看到袁女士杀到夏京,像鸡妈妈牵小鸡一样,把自己提溜进手术室的可怕画面。
结果没想到,再约诊的时候,顾桐建议她转到自己导师那边,再做一次正式的咨询。
因为顾桐只是住院医。精神疾病涉及到具体“症”的诊断,是相当谨慎的。顾桐又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与来访者的双重关系,严格来说,之前的那次咨询只能算是一次非正式的检查。
而方可以又是一个非常不典型的病人。
在具体症状上,她有幻视、幻觉、性别认知失调、记忆障碍、性格改变……一看就已经白银了。
但另一方面,她的主观感受、思维逻辑、社交功能等都算得上良好。没有暴力倾向,没有自伤趋势,没有难受不适,没有躯体症状,能够较为清晰地区分幻觉与现实。
如果不考虑目前这个人格是后生人格,也忽略掉来访者家属对其的【他人印象】…总之,排除掉一切客观,单看“她”这个人格,可能比当前大多数的社会人都健康。
顶多就是有点思维奔逸,勉强算是亚健康,甚至可能只是有点异常。
她干的这行会长时间陷入精神高压,心理折磨,作息不调…怎么看都容易加重病情。所以一开始,顾桐建议方可以考虑休学甚至转行。
但方可以表示我自己的身体,我自己最清楚。选择性地拿前半截去开了病假证明,该熬的大夜是一点没少。
结果复诊来一看,精神状态还挺稳定。
这种症状与转归的割裂搞得顾桐更迷惑了,只能庆幸自己还好早早把她转走,记录助手才是适合自己的位置。
果然她还有的学。
作者有话要说:
精神心理学的部分,找了点相关资料+亿点点个人臆想,有异议那不用怀疑,一定是你对,纯属艺术加工。
不是在教大家看病要带奶茶,该行为纯属小方自己在平衡天地灵气嗷。
除了乖乖复诊(也不准时),小方就诊行为都是在搞抽象,乖小孩不要学,她都白银了所以大家让让她。
——
感谢各位股东的支持,总结一下上周各位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