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但整点薯条 糯米 > 第42章 套拍(第3页)

第42章 套拍(第3页)

就是有点费人,所以得加钱。

靳茜觉得问题不大。

笑死,反正根本请不起流量和天王天后。

最贵的一批自动剔除,剩下的再贵又能贵到哪儿去。

演艺圈就是这样一个二八开的地方。

“两部风格截然不同的套拍片上映,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宣发噱头,宣发费又省了一笔。短时间内接连出现眼熟布景也不会引起观众厌倦,我们到时候甚至可以发起找关联彩蛋的活动。”

靳茜的算盘声已经响得全会议室都听见了。

“还有演员,”方可以补充,“《比丘》里的配角可以作《菩萨》里的主角,《菩萨》里的反派是《比丘》里的圣人,我想这对很多演员来说,这也是一个很好玩的事吧?”

买一送一啊,这不值得一个降薪出演?

*

会议决定完毕,SE全体就开始运作起来。

投资人徐祖年准备给钱。

制片人靳茜准备资料找投资,去电影局立项,搞拍摄许可证,同时还要和方可以沟通演职员需求。

张制名义上还跟着王祥一部片的拍摄,不过王祥拍摄的时候依然还是堂堂独夫一枚,张制也依然如故地不懂不过问,于是被安排公费旅游,先去初步搜集合适的取景地。

前两次合作愉快的工作人员继续联系,确定陈绯、老耿(灯光)、陆哥(摄影)等人档期。

不过这次不同于前两部,主要都是近现代室内景和城市景,接下来两部都是古装传奇,需要大量的山水和古建场景。

所以历史建筑学家和武术指导少不了。

陈绯化化妆还行,美术指导、古装设计得找专门的老师。

摄影组和灯光组也得加人,其实《秘密》拍的时候就临时加了不少人,靳茜把其中几个不错的签了约,陆哥和老耿如今也是老资格了。这回两个项目还都有不少大场面,一下子人员又紧缺,咋办呢。

“这不开学了么,要不去学校找学生呗,就说以后校招内推,还给发实习证明。”方可以提出一个缺德主意。

靳茜:你小子是想到了自己差点没得实习学分是吧?

但确实,问题迎刃而解!

执行、音乐、音效、特效公司、群演组……桩桩件件都得安排下去。

最后跟靳茜交流完角色需求,方可以去找她的随身老爷爷李雪亭改剧本。

没错,她胆大包天敢染指宗教文化就是仗着自己背后有人。

什么,李雪亭对宗教历史研究得少?

不要紧,老爷子对社会历史研究得多就行。

们拍电影就是这样的:重点不在拍的概念够不够贴概念本身,而在于有没有拍出观众心中的概念。[4]

作者有话要说:

人一生只会不断闯进同一条河流。jpg

是谁八年前写萌萌人快穿就开始写和尚,到了今年接着搞和尚?是我[小丑]

[1]《比丘》:灵感来源自明代冯梦龙《喻世明言》中的《月明和尚度柳翠》和《《明悟禅师赶五戒》,两个故事很有时代特点和冯梦龙个人XP,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不过我这里肯定要魔改。

[2]《菩萨》:灵感来源《东成西就(1993)》、《钟无艳(2001)》、《青蛇(1993)》、《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1995)》、《大唐双龙传(2004)》、《霹雳神州III天罪(2008)》

[3]套拍:这事儿香港人经常干,地盘小竞争大,举几个例子,王家卫的《东邪西毒》和刘镇伟的《东成西就》大家都知道吧(套了演员、IP和场地),王晶的《九品芝麻官》和《满清十大酷刑》(套了题材、场地和吴启华)。有时候也是因为一些客观原因,比如胡金铨70年代那会儿想实地拍寺庙,作为香港人没办法灵活进出内地,于是好不容易找了韩国的几个寺庙当取景地,来都来了,就趁机在那儿一口气拍了两部《空山灵雨》(武侠盗宝片)和《山中传奇》(聊斋片)[笑哭]

这事儿和系列片或者单纯跟风作的差别就在镜像落差造成的好玩,比如吴启华在《九品芝麻官》里是贼眉鼠眼的讼棍,《满清十大酷刑》里就是含冤莫白为民请命的讼师,既能展现演员的丰富可塑性,又能镜像观察主创对同一命题的多角度诠释,乐子人狂喜。

P。S。不过不知道为啥,百科上关于“套拍”的定义更像是指比如电影《风声》火了就立项电视剧《风声》,电视剧《三生三世》观众多就立项电影《三生三世》的意思,emmm……没关系,统统处理为平行宇宙自有国情在。

[4]化用自王立群老师的论点,“历史分为四个层次:真实的历史,记录的历史,演绎的历史和接受的历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