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景时自称自己只是顺路经过,又恰好得知。总之还是那句话:如果方导后续有意愿,扶苏文化这边怎么样都是可以的。
方可以矜持点头。
她听靳茜暗示过徐景时最近和李雪亭打得火热,据说对相亲对象都没有这么热情,真现场感受到了老板春天般的温暖才发现,这俩兄弟在撒币上的习性还挺一脉相承,主打一个皮夹子特别松。
据说徐山(徐父)年轻时也是个音乐发烧友,大学组过地下乐团,自费出过唱碟,搞过唱片公司,亏得血本无归,最终遗憾回家继承家业。饶是如此,现在家里还码着一堆音响设备,对各种黑胶如数家珍,自诩是被家族事业耽误了的追梦人。
嗯,这么看徐祖年因为主播上头搞影视公司也很合理了,原来是家学渊源。
说话间徐景时还试图安排下属去送李渡鱼和王院长回去,被坚定拒绝,表示这样容易违反纪律。
徐景时只好遗憾目送,接过下属补递来的营养品送到袁女士手中,然后又是一通对李雪亭的嘘寒问暖,并主动提出送李雪亭回去。
袁女士听儿子介绍过这人的身份,对他种种言行举止看在眼中,不由蹙眉,忍不住悄悄拿出手机:
“小如,那个叫什么徐景时的,是不是在追可可?”
方如是看到消息的时候,差点一口咖啡喷在刚打好草稿的设计稿上,连忙扭头,好悬没呛到气管。
方如是顺了顺气,把画稿拿远了一点,然后直接一个语音通讯打过去,试图探究一下是什么让母亲产生这种想法。
“他今天来可可这边探病,很奇怪啊,他又不是可可的老板,顶多就是可可老板的大哥吧,无缘无故的一个大老板态度这么热情。
“我跟你说,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这种事我看多了,电视上那些霸道总裁都是这样的。
“你不知道,他连带着对雪亭哥哥都好得不得了。你说雪亭哥哥都一把年纪的糟老头子了,有什么好献殷勤的,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喏,刚刚说顺路就送雪亭哥哥下楼了,雪亭哥哥去哪儿他知道吗就顺路。”
方如是:“那他对你呢?”
“对我那就更恭敬了呀,刚刚过来杵在门口都不敢进,我跟你说,小刘阿姨家女儿在外面谈了个男朋友,第一次上门的时候就是这样的。
“就是这人一脸老相,光看神情是看不出来,但我是谁啊。多年前我还代班过去小树林抓早恋的呢。”
袁女士越说思路越流畅,“所以真相只有一个!”
方如是忍不住打断:“妈,我的意思是,你为什么会觉得有男人会喜欢小弟。”
语音这头,如是酱的眼神犀利了起来。
袁女士:额。
袁女士开始东张西望。
袁女士试图转移话题:“哎呀我的锅扑了,小如我不跟你说了啊。你好好吃饭,明天我过去看你啊,挂了拜拜。”
作者有话要说:
小方:[害怕][问号][问号]
方如是:所以说脑洞大开这个事到底是不是遗传的[问号][哦哦哦]
(放心,本文无CP)
——
[1]万舒:原型是曹禺,习惯性掺了点老舍。《破晓》那句台词改编自《日出》。
这部的电影原型是《你逃我也逃(1942)》,荣获第16届奥斯卡金像奖,故事背景发生在波兰,德三占领前后,刘别谦编剧+导演,非常标准的编剧中心作品,经典且严谨的戏剧结构,我特别喜欢。很多作品我都会有不满意的地方,这部作品没有,剧作结构极其完美、改无可改、我搞本土化移植改编都是削弱其魅力。
话说黄金时代很多作品的剧本质量真是非常优秀,能把我看得爽死。我对好莱坞那套把电影分成文艺和商业的思路意见蛮大的,即使知道是资本时代的必经之路,也觉得自废武功。
现在的奥斯卡虽然名头最响,但奥斯卡确实又透着一股行将就木的腐朽味。
——
小方不拍自己看过的片子有很多原因,比如她自己有自己的表达欲,而且她看过原片,怀疑自己很难摆脱固有思路,别到时候拍出来四不像毁掉。
但是不妨碍她也想看经典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