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但整点薯条 txt > 第72章 比丘拉片二(第4页)

第72章 比丘拉片二(第4页)

“好,继续往后。”

“片头这段阴…乐,其实非常有意思。”

“吊诡、寂寞、苍凉,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去翻了原声带才发现歌词是复原洛生咏,再经过变调念出来的《天问》?生怕观众听得懂,背景还用钟鼓磬钹,混着女鬼一样的声音唱梵呗来浑水摸鱼。”

“渔父,楚辞,投水自尽,被击碎搅浑的清水。这些象征表意到底在暗示什么,已经很显然了吧。”

“三部电影下来,方可以玩这种暗示已经手到擒来。”

“在《菩萨行》中,我们还能看到比较露骨的剪纸谕示人物命运、说书人借女侠一路自以为锄强扶弱的搞笑故事,暗示无相一路的济世救民也是徒劳…到了《比丘》,这些暗示手法就已经被熟练地融进各种小情节当中,被人自然而然地吸纳进去,成为有机的一部分。”

“来到这个阴间浴佛诞现场。我们此时已经完全清晰地知道这时候的莲生已经死去。再来看看这一段方可以是怎样让我们觉得花里胡哨又总有哪里不对的。”

“佛妻这个存在其实不完全算是方可以瞎编出来的东西。佛妻最早指代的是耶输陀罗,也是一位被佛陀从身边发展出来的下线。在与释迦牟尼成婚生子后,和姨母等一同受戒出家,最终证得果位。”

“佛妻在历史中是佛陀一路成佛的好帮手,同样也要受戒,而在后续的流派演变中,佛妻却逐渐被染上了隐晦色彩。南边小国前几年还有寺庙长老私自豢养佛妻的丑闻发生,我国这边,咳,不可说了。”

“所以哪里有那么巧的事,有些人说我在过度解读,我只能说我能想到的,导演只会想到更多。”

“所以在这些前提下看电影。”

“莲生的装扮打扮得仅比隔壁无相的标准天女妆容稍逊风流,但多点富丽尊容,连口中都含着一块玉蝉。脸上的妆容初看美丽动人,但仔细一看却哪哪都透着诡异。”

“因为这妆容完全是阴间的死人妆,口中含玉也是传统文化中希望死后不腐的仪式,甚至衣服都已经是左衽。”

“生怕你看不懂,这个镜头,还给了个她指尖已经沉淀出的尸斑。”

“镜头切到人群中,当地士绅正在评价今年的佛妻真是道心坚毅,不愧是读书人家出生的女尼,思想觉悟真高啊,浴火熊熊,却依然菩提端坐。”

“一群老登中登纷纷表示受到了佛祖精神感召,约着今年要再加点布施。小登正痴迷地欣赏着火中端坐的莲生。就连莲生的亲爹!也混在里头,一脸与有荣焉。”

“莲生即使死去,她的尸体依然成为一场盛大的景观,为人欣赏。”

“所以现在我们再去理解我开头留下的那个问题,楔子部分,方可以为什么要这样拍小尼姑的死,莲生投河又为什么能表达两重暗喻。”

“第一重含义,水幕隔绝出两道世界,水上谕示着外部真实世界,缤纷多彩,却也危险,到处是吃人的人。水下看似危险,实际上却是温暖的,小尼姑在死前看到的世界,是一片揉碎的光。对于她来说,死亡并不是一件不幸。”

“第二,《比丘》的比丘到底是指哪些人?”

“是月印吗?还是明玉?两个人都是。”

“明玉是,那么楚玉是吗?当然是。明玉就是楚玉。”

“那么这个时候问题来了,莲生是不是?”

“方可以当然不会是瞎设定的。我们探讨过《菩萨行》中的菩萨到指谁,答案是无相与竹叶青都是,人与妖,男与女,没有绝对的界分。”

“那么此时也是同样。莲生也绝对是题名中的一员。”

“最早期的佛教沙门中,不允许女性跟随修行。”

“比丘尼的出现,是由于佛陀的姨母受到信仰感召,再三请求跟随修行。一开始佛陀认为这非常不妥,但姨母求佛之心甚坚,于是被允许出家。”

“所以方可以的《比丘》为什么在拍女人的故事?”

“为什么要让男和尚明玉投胎转世成女楚玉?”

“因为他不认为男与女有绝对的沟壑。也不认为比丘和比丘尼需要被区别对待。”

作者有话要说:

[1]敦煌遗书。

救命,还没写完,感觉今天肯定写不完了,随缘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