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铮将手中的册子,递给太师冯国宣。
冯国宣将小册子仔细翻看了片刻,当看到后面的时候,双眼一亮。
“难怪如此!
火炮!
哈哈——果然是火炮!”
“西门堂在京城西铁区总坛,借用军机处的名义,筹建了兵工厂,生产出了精钢和火炮!”
“只是他如何有这么多的资金,生产出如此多的炮弹和火炮?”
“军机处可没有给过他们一个银圆的支持!”
李铮突然间想到什么,脸色变得凝重道:
“太师,西门堂的大当家陈杰,此人你怎么看?”
冯国宣斟酌了一下,沉声道:“此人雄韬伟略,具有枭雄之姿!”
一时之间,整个紫宸殿的气氛,显得凝重起来。
“太师,一旦将大沽口要塞交到他的手中,岂不是——?”
冯国宣自然清楚皇帝心里面的想法。
西门堂是义团,不受兵部管辖。
如果是普通的义团组织,朝廷根本就不需要担心。
一旦义团失去掌控,那么可以直接出兵,将之灭杀在萌芽状态。
可是,
西门堂一旦占据了大沽口要塞,就拥有了足够的发展空间。
皇帝最担心的情况,就是如此。
别看李铮是一国之君,可是经过这么多年的世家割据,他真正的权力并不大。
各方面都受到世家的制约。
大乾王朝内部,各方势力把持朝政。
九王爷,六王爷,十三王爷这些人,其实也跟皇帝李铮有着相似的处境。
他们的身后,都有着各自的利益集团。
很多对世家有利的政令,只要提出来,很快就能得到大力推广。
就像最开始推行‘洋务运动’,得到了世家的大力支持,推行起来很顺利。
可是,
当世家得到的利益越来越少时,他们很快就阳奉阴违,让‘洋务运动’停滞不前。
甚至很多对大乾王朝有利的政令,哪怕李铮想要推广,失去了世家的支持,他根本就推行不下去。
当想到‘主战派’好不容易培养出来一头猛虎,最后却失去掌控。
皇帝李铮的顾虑,可想而知。
“皇上,西门堂已经势成,不能压啊!”
“目前来看,大沽口要塞已经在西门堂的实际掌控之中,上报朝廷只不过是走一个程序而已。”
“整个大沽口要塞是西门堂从西洋人的枪炮下,硬生生打下来的!”
“他们不可能退让,也没有退让的理由!”
“难道兵部能安排其他人去大沽口要塞,取代西门堂大当家陈杰的位置吗?这个时候安排任何人去,都会成为一具尸体送走!”
“像这种江湖势力,你越压,反作用越大!”
李铮的脸色,变得非常难看。
虽然明知道太师冯国宣说的这一切,都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