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要跟赵慎一起去杭州的事情,皇上一早就跟太后说了。
纪云舒以为太后会念叨她几句,毕竟她现在总是往外跑,跟太后曾经教导的让她出嫁后做一个相夫教子的女子已经大相径庭。
谁知太后却说:“你眼光不错,赵慎确实是个值得托付终身的人,他不介意你跟着他在外走动,这很好。”
纪云舒笑问:“您都不怕我遇到危险了吗?是不是皇上又说了什么?”
太后道:“他跟哀家说漠北的事情你帮了大忙,赵慎的功夫很好,他还派了暗卫去,一定能保护好你。”
纪云舒不满:“您就信啦?”
太后道:“他还不至于在这个事上糊弄哀家,何况哀家不信,你就不去了?”
纪云舒摊手:“圣命不敢违呢。”
太后无奈地戳了戳她的脑门:“你这丫头,也不知对皇上哪里来的意见。
他现在总算有个做皇帝的样子了,朝廷的很多积弊都在慢慢肃清,哀家看的出来,他很努力地想做个明君,你们能帮他一把就帮一把吧。”
纪云舒感慨道:“其实他一直都是个明君,知人善用,用人不疑,还能豁得出去。
一心希望大夏政治清明,河清海晏,这已经很不容易了。”
她其实不是对皇帝有什么意见,而是对帝王有一种本能的警惕。
可即使如此,她也不得不承认,景明帝已经很不错了。
他年少登基,一直受世家和朝臣甚至太后的掣肘。
生出逆反心理再正常不过。
可他并没有做过什么有害江山社稷黎民百姓的事情。
就是在书里,他也只是因为被下毒身体不好,无力掌管朝政,并不是一个昏君。
太后笑道:“你从小跟他不亲近,没想到嫁了人之后跟他的关系反而好起来了。”
纪云舒道:“他终究是姑母的儿子,我的表哥,何况这几年,他确实对我赋予了极大的信任。”
她爹手上有二十万大军,她若是把手上那些东西拿出去,造反也未必不能成功。
皇上明知这一点,却从没有过问。
也或许他暗中派人盯着,但即使这样,也很不容易了。
太后闻言明显心情愉悦,笑道更加慈和:“这才对,你们是血肉至亲,合该心往一处使。
江山社稷这担子太重了,有你和赵慎帮着他,哀家也能放心些。”
纪云舒道:“姑母言重了,表哥知人善用,满朝文武哪个不是国之栋梁,我算得了什么呀?其实我想去,还是为了赵慎的身体,他身上的毒不解,我总归不能安心。”
太后道:“你的功劳皇上都记着呢,还有赵慎,你们都是好样的,这次也一定要小心。”
纪云舒点头:“早就听说杭州特别繁华,不比京城差,我这次总算有机会去看看了。
说起来我还该谢谢表哥。”
太后被她哄的心情很好,这两年她过上了含饴弄孙的日子,万事不操心,看起来都比以前还要年轻。
跟皇上皇后的关系也缓和的许多,纪云舒出嫁后虽然跟她预想中的不同,还时常出门让她担忧,但她知道纪云舒开心她便也觉得没有遗憾了。
所以她现在最操心的就是纪云澜的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