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抚须微笑:"佛祖不仅有慈悲,还有智慧。慈悲若无智慧引导,便是盲目;智慧若无慈悲支撑,便是冷酷。你可知如何表现这二者合一的神态?"
李石匠陷入沉思。他想起自己雕刻时的专注状态——那种忘却自我、全身心投入的感觉,是否就是智慧与慈悲的结合?
老人似乎看透了他的心思:"当你不再想着我要刻好这尊佛像,而是想着愿这尊佛像能带给众生慰藉时,你就能刻出真正的佛像。"
说完,老人又飘然而去。
接下来的日子,李石匠完全沉浸在创作中。他不再纠结于每一凿的精准,而是让心意随着凿刀流动。有时他会停下来诵经,有时会对着佛像静坐冥想。渐渐地,佛像的面容越来越生动,仿佛有了生命。
三个月后的清晨,佛像终于完成。李石匠最后一次检查每一个细节,确认无误后,他长舒一口气,退后几步欣赏自己的作品。
朝阳的第一缕光芒穿过院中的古柏,正好照在佛像的脸上。就在这一刻,奇迹发生了——佛像的眼睛突然泛出金光,那光芒柔和而不刺眼,却让整个石料场都沐浴在神圣的氛围中。
李石匠惊呆了,他双膝一软,不由自主地跪了下来。在那金光中,他仿佛看到了无数画面:苦难的众生,慈悲的救度,轮回的解脱。。。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明感充满他的身心,所有的疑惑和迷茫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我明白了。。。"李石匠喃喃自语,泪水顺着脸颊滑落,"原来这就是佛法的真谛。"
当慧明大师闻讯赶来时,金光已经消散,但佛像的面容却比之前更加生动,尤其是那双眼睛,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仿佛在注视着你,充满慈悲与智慧。
"李施主,你创造了奇迹。"慧明大师惊叹道。
李石匠却摇了摇头:"不是我创造了奇迹,是佛法通过这块石头显现了它自己。大师,我想明白了,我要出家。"
慧明大师并不惊讶,只是温和地问:"你确定吗?以你的手艺,在世俗中可以获得名利双收的生活。"
"那些对我已无意义。"李石匠看着佛像,"就像那位老人说的,当我不再想着自己能得到什么,而是想着能为别人做些什么时,我才真正理解了雕刻的意义,也理解了生命的意义。"
"那位老人?"慧明大师疑惑地问,"什么老人?"
李石匠描述了那位三次指点他的白发老者。慧明大师听完,面露惊讶:"寺中并无这样一位老者啊。除非。。。"他忽然想到什么,快步走到佛像前,仔细端详后倒吸一口冷气。
"李施主,你看这佛像的面容。。。"
李石匠走近一看,顿时也愣住了——佛像的面容,竟与那位神秘老人有七分相似!
"难道。。。"李石匠声音颤抖。
慧明大师双手合十:"阿弥陀佛,想必是佛祖化身来点化于你。李施主,你与佛有缘啊。"
一个月后,李石匠正式剃度出家,法号"悟真"。他放下了凿刀,却将雕刻的专注精神用在了修行上。说来也怪,自从他出家后,那尊佛像时常会在特定时刻显现金光,引来无数香客朝拜。而悟真法师也以自己独特的悟性,帮助了许多迷茫的人。
多年后,有人问已经成为高僧的悟真:"师父,您当年雕刻佛像时,究竟悟到了什么?"
老法师微微一笑:"我悟到的是,当我们放下我的执着,才能真正看到他的需要;当我们不再想着我要得到什么,反而能得到最珍贵的觉悟。就像雕刻,最好的作品不是刻意追求来的,而是当手艺、心意与对象合一时,自然显现的。"
说完,他望向大殿中那尊依旧庄严慈悲的佛像,阳光透过窗棂,在佛像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仿佛又见当年那神奇的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