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南山脚下有个叫李老四的砍竹人,四十出头还是光棍一条。每日天不亮就扛着斧头上山砍竹,砍到日头西斜才背着一捆竹子下山,换几个铜板买米度日。
这年春天,李老四照常上山,寻到一片茂密竹林。他相中一根碗口粗的青竹,抡起斧头正要砍,却瞥见竹身上似有字迹。凑近一瞧,只见上面刻着几行小字:“莫砍我,待我成精嫁你。”
李老四揉揉眼睛,以为自己眼花。可那字迹清清楚楚,不像天然形成。他摇摇头,自言自语道:“怕是哪个顽童刻着玩的。”便收起斧头,另选了一根竹子砍了。
谁知第二天,他又转到那片竹林,鬼使神差地去看那根竹子。这一看不得了,昨日那行字还在,旁边竟多了一行新字:“君子一诺,三年为期。”
李老四心里咯噔一下,四周张望,半个人影也没有。他对着竹子说:“若真是竹仙显灵,我李老四便等你三年又何妨?”说罢竟真的没砍那根竹子。
自此,李老四每次上山都要去看看那根竹子。说来也怪,那竹身上的字每隔几日就会变化,有时是“修炼辛苦”,有时是“多谢不砍之恩”,甚至还会回应李老四前日说的话。
一年后的一个清晨,李老四发现竹节上出现新字:“明日有暴雨,勿上山。”他半信半疑,第二日果然电闪雷鸣,暴雨倾盆。李老四躲在家中,心想这竹子当真灵验。
寒来暑往,三年将满。这期间,村里人见李老四总不去砍那根好竹,纷纷笑他痴傻。张媒婆上门说亲,也被他婉拒,说已有婚约在身。人们背后议论:“那李老四怕是疯了,竟说要娶一根竹子为妻!”
第三年中秋前夕,李老四照例上山。此时那竹子已长得比碗口还粗,青翠欲滴。竹身上显现字迹:“明日月圆,便是婚期。”
李老四心中既期待又忐忑,回家后翻出压箱底的新衣,又将破旧茅屋打扫一番,备了些瓜果酒水。
八月十五当晚,明月如盘。李老四在院中摆了一张小桌,放上瓜果,独自饮酒等候。直至月挂中天,仍无动静。他不免失落,自嘲道:“我真是糊涂了,竟相信竹子能成精。。。”
话音未落,忽听门外传来清脆女声:“君子守约三载,小女如期而来。”
李老四忙开门,只见月光下立着一位青衫少女,约莫二八年华,眉目如画,宛若天人。她身后还跟着两个小童,一男一女,捧着些礼物。
“你、你真是那竹仙?”李老四结结巴巴地问。
少女微笑颔首:“承蒙君子三年不砍之恩,得以修炼成形。今日特来履约,与君结为夫妻。”
李老四忙请她入院,少女却道:“不必麻烦,天地明月可为证,你我共拜便是。”说罢轻挥衣袖,院中忽然出现竹桌竹椅,桌上摆满美酒佳肴。
二人对月跪拜,算是成了亲。少女自称“青筠”,带来的两个小童原是她的竹叶所化,帮忙布置婚宴后便告辞离去。
婚后,青筠不仅貌美,更善于持家。她教李老四如何挑选好竹,如何编制竹器。经她指点编制的竹器,竟比别人的精致数倍,卖得好价钱。不过一年,李老四便翻新了房屋,添置了田地,日子越过越红火。
村里人见李老四突然发家,还娶了个天仙般的媳妇,既羡慕又好奇。几个长舌妇凑在一起嘀咕:“那女子来历不明,莫不是山精野怪?”
这话传到李老四耳中,他愤慨不已。青筠却笑而不语,只道:“清者自清,何必计较。”
这年知县夫人寿辰,要征集精美竹器。青筠亲手编制了一套竹屏风,上面山水花鸟栩栩如生。知县大喜,赏银百两,还特地召见编制之人。
青筠不愿露面,李老四独自前往县衙。知县问起编制秘诀,李老四老实回答是妻子所教。知县好奇,非要见青筠一面。
无奈,李老四只得带青筠去见知县。谁知那知县见青筠貌美,竟起了歹心,暗示李老四若肯让妻,许他荣华富贵。
李老四勃然大怒:“大人此言差矣!糟糠之妻不下堂,何况青筠于我恩重如山!”当即辞谢赏银,带妻子回家。
知县恼羞成怒,暗中派人查探青筠来历,却一无所获,更认定她非人类。不久便以“妖孽惑众”为名,派衙役捉拿青筠。
那日,数十衙役围住李老四家。青筠却不慌不忙,对李老四说:“夫君不必担忧,我自有道理。”
她走出门来,对众衙役道:“我本南山竹精,感念李郎诚心,结为夫妻,从未害人。你们若强行捉拿,休怪我不客气。”
衙役们哪肯听这些,一拥而上。只见青筠衣袖一挥,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所有衙役都被吹得东倒西歪,狼狈而逃。
知县闻报更怒,欲调官兵围剿。当夜却梦见一青衣仙子警告:“若再相逼,必遭天谴!”知县惊醒,吓出一身冷汗,只得作罢。
经此一事,青筠身份暴露,村民初时恐惧,但见她善待邻里,帮助穷苦,逐渐也放下心来。谁家有事,青筠都乐意帮忙;孩童患病,她采来竹露医治;荒年饥馑,她教大家辨认竹米充饥。。。
转眼又三年过去。这年重阳节,青筠忽然对李老四说:“夫君,你我份缘将尽,明日必须归山。”
李老四大惊:“这是为何?莫非我待你不好?”
青筠摇头:“人间精怪,皆有定数。我与你六年夫妻缘分已满,若再滞留,必遭天责。”她取出一个竹筒交给李老四,“这是我收集的竹露,可治百病。我去后,你可用它救人行善,积累功德。来世或许还能重逢。”
李老四知留不住她,泪如雨下。
次日清晨,院中那根青竹无故枯萎。李老四知妻子已去,悲痛欲绝。忽见竹身浮现字迹:“南山之竹,经冬不凋。真情若在,终会相逢。”
李老四记着青筠嘱咐,用那竹露救治了许多人。他终身未再娶,每年八月十五,都会在院中摆上瓜果酒水,对月独酌。
据说有人曾在月圆之夜,见一青衣女子悄然出现在李老四院中,与他共坐片刻又悄然离去。李老四活到九十高龄,无疾而终。下葬那日,人们发现坟旁突然长出一片翠竹,其中一根竹子上隐约可见字迹:“三世姻缘,来世再续。”
这便是竹精报恩,与砍竹人结缘的故事。南山一带的村民至今仍保留着爱护竹林的习俗,谁知道哪根竹子里,藏着等待有缘人的竹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