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中国民间故事新编 > 第741章 蛇毒辨奸(第1页)

第741章 蛇毒辨奸(第1页)

古时候,青峰山下有个张家庄,庄里有个张老六,为人老实本分,娶了个貌美如花的媳妇王氏。这张老六平日里除了下地干活,还有个副业——捉蛇卖钱。青峰山多蛇,张老六熟知蛇性,捉蛇十多年从未失手。

这年夏天格外炎热,张老六照例上山捉蛇,不料傍晚时分,邻居李大叔慌慌张张跑来里正家报信,说张老六回家不久就暴毙了!

里正赶忙带着几个乡亲赶到张家,只见张老六直挺挺躺在院中,面色青紫,早已没了气息。王氏趴在丈夫身上哭得撕心裂肺:“当家的啊!你怎么就这么走了!刚才还好好的,说是被蛇咬了,转眼就没了啊……”

众人见状无不唏嘘。李大叔叹气道:“老六捉了一辈子蛇,最后竟死在蛇口下,真是造化弄人!”

里正仔细察看尸体,发现死者手臂上果然有两个小孔,周围已经发黑肿胀,看上去确似蛇咬伤口。他正要安排后事,人群中忽然有人低声道:“这张老六常年捉蛇,怎会如此不小心?再说他家院墙高筑,哪来的毒蛇?”

说话的是个外乡来的年轻人,名叫赵六,在庄上暂住些时日。里正闻言觉得有理,但苦无证据,又见王氏哭得凄惨,便打算按意外处理。

正当此时,庄外传来鸣锣开道之声,原来是新任县令方大人下乡巡查,正好路过张家庄。里正赶忙前去禀报。

方县令年纪虽轻,却以明察秋毫闻名。他闻讯后立即带着仵作来到张家,先安抚了王氏,然后仔细查验尸体。

“夫人,张老六是何时被咬?在何处被咬?”方县令问道。

王氏抽泣着回答:“回大人,就在半个时辰前,当家的从山上回来,说是在后院整理蛇笼时不小心被一条青峰蛇咬了。民妇赶紧去找草药,可回来时他已经…已经没气了…”说罢又放声大哭。

方县令不动声色,命仵作仔细查验伤口。仵作看后禀报:“大人,伤口确似蛇咬,但有些蹊跷。”

方县令俯身细看,忽然眉头一皱:“这伤口只有一对齿痕,毒蛇咬痕通常有两对甚至更多。且齿痕过深过齐,不似蛇牙所致。”他转向王氏:“你说他去后院整理蛇笼?带本官去看看。”

王氏神色略显慌乱,勉强引路到后院。方县令四下查看,发现蛇笼整齐摆放,并无翻倒痕迹。更奇怪的是,院中干燥整洁,连片落叶都没有,不像有毒蛇出没的样子。

方县令心中起疑,但不动声色,回到前院后对王氏道:“人死不能复生,夫人节哀。本官会命里正协助办理后事。”王氏连连叩谢。

正当众人准备散去时,方县令忽然一个转身,宽大的官袖不小心扫过王氏手臂。只听“叮”的一声轻响,似有东西从王氏袖中掉落在地。

“夫人袖中藏了何物?”方县令眼疾手快,抢先一步从地上拾起一物。众人定睛一看,竟是一支三寸长的银簪,簪头尖锐,在夕阳下闪着幽蓝的光芒。

王氏顿时面色惨白,浑身发抖:“这、这不是民妇的东西…”

方县令厉声道:“从你袖中掉出,怎说不是你的?仵作,验看这簪尖!”

仵作接过银簪,仔细察看后大惊:“大人,簪尖淬有剧毒!且与死者伤口毒质相似!”

方县令当即下令搜查王氏卧室,果然在妆匣底层发现一个小瓷瓶,里面残留着些许粘稠毒液。经辨认,正是青峰蛇毒!

证据确凿,王氏瘫软在地,终于供出实情。

原来王氏早年有个相好,名叫周贵,是邻村一个游手好闲之徒。两人旧情未了,趁张老六经常外出捉蛇之机私会。日久生奸,遂生歹念。那周贵知道张老六捉蛇,便想出用蛇毒害人再伪装蛇咬的主意。二人取得蛇毒,淬于银簪之上。当日张老六归来,周贵早已潜伏在张家,趁其不备从后用毒簪刺入手臂。张老六回头看见周贵与妻子站在一起,顿时明白一切,却已毒发不能言,顷刻毙命。

王氏本以为计划天衣无缝,谁知方县令明察秋毫,从伤口疑点入手,又意外发现袖中毒簪,使案情大白。

方县令立即命人捉拿周贵,经审问对罪行供认不讳。最终,一对奸夫淫妇被押赴市曹,明正典刑,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此事传开后,乡民皆称方县令为“神判”,更有文人将此事编成《蛇毒辨奸》的故事,流传后世,警示世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害人者终将自食恶果。

而张老六的遭遇也让当地人更加小心,捉蛇人都会结伴而行,互相照应。青峰山下的百姓经过张家老宅时,总会指着那高墙院落,低声讲述这个蛇毒辨奸的故事,末了都不忘加上一句:“做人要厚道,举头三尺有神明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