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中国民间故事新编 > 第728章 猫脸老太(第1页)

第728章 猫脸老太(第1页)

青州城南有座破败古宅,据说已有上百年历史。宅子主人早不知去向,只留个看宅的老仆,也在三年前病故了。自此宅子荒废,唯有一个名叫小莲的孤女,因无处可去,便在宅子旁搭了个茅草棚暂且安身。

小莲年方十六,父母早亡,原本在城里富户家做丫鬟,因不愿给老爷做小妾,连夜逃了出来。她白日里替人缝补浆洗,晚上就回茅棚歇息,日子过得清苦,却守得住清白。

这年冬天特别冷,腊月里连着下了几日大雪。那晚小莲从城外送洗净的衣裳回来,路过古宅后门时,忽然听见微弱猫叫声。她提着灯笼循声找去,见雪堆里卧着只通体乌黑的老猫,身上覆了层薄雪,眼看就要冻僵了。

小莲心生怜悯,忙将老猫揣入怀中带回家。她用旧棉絮给猫做了个窝,又把仅剩的半碗米粥分与它吃。老猫在小莲的照料下,渐渐恢复了精神,却不肯离去,就此在茅棚住下了。

小莲自己吃不饱,却从不亏待老猫,有口吃的总要分它一半。夜里寒冷,她便让老猫钻入被窝一同取暖。邻里瞧见了,都笑她傻:“自己都养不活,还养个畜生做什么?”小莲只是笑笑,照旧对老猫好。

转眼到了年关,小莲接的活计少了,米缸也快见了底。除夕那夜,她只剩下一把米,熬了碗稀粥,大半倒给了老猫。自己喝了几口便上床睡了,心想明日再去寻些活计。

睡到半夜,小莲忽觉有人轻拍她肩膀。睁眼一看,床边竟站着个白发老妪,穿一身黑衣,面容慈祥。小莲吓了一跳,忙问:“您是哪位?怎么到我屋里来了?”

老妪笑道:“姑娘莫怕,我就是你救的那只老猫。这些日子你待我真诚,我心中感念。今日特来相谢,赠你一物。”说罢从怀中取出一支金钗,钗头雕成猫头形状,眼睛是两颗碧绿翡翠,在暗夜里泛着幽幽光芒。

小莲惊得说不出话来,老妪将金钗塞入她手中,又道:“这钗子是古宅的镇宅之宝,你千万收好,莫要示人。日后若有危难,对钗唤三声猫婆婆,我自会来相助。”言毕,化作一道黑影不见了。小莲四下寻找,那老猫也不知所踪。

翌日清晨,小莲对着阳光细看金钗,果然是件珍贵之物。她虽穷,却从未想过变卖金钗,只小心藏在贴身处,照旧过日子。

谁知几日后,城里最大的当铺掌柜赵三钱忽然找上门来。这人四十多岁年纪,生得肥头大耳,是城中有名的奸商。他见了小莲,皮笑肉不笑地问道:“听说你得了个宝贝金钗?”

小莲心里一惊,强作镇定道:“掌柜的说笑了,我这般穷苦,哪来的金钗?”

赵三钱眯着眼睛:“有人亲眼所见,除夕那夜你屋中有金光闪现。识相的就拿出来,我出十两银子买了。”

小莲摇头说没有,赵三钱冷哼一声走了。小莲心中不安,知道定是那夜金钗的光芒被邻人窥见,传了出去。

原来这赵三钱不仅是当铺掌柜,暗地里还做盗墓勾当,对古物宝贝尤为敏感。他早就听说古宅中藏有前朝贵妃的陪嫁之物——一支猫头金钗,价值连城,多年来苦苦寻觅不得。那日听线人来报,说小莲得了宝贝,顿时心生贪念。

赵三钱回去后,找来两个惯偷——李四和王五,许以重金,要他们今夜就去小莲茅棚盗取金钗。

是夜月黑风高,二更时分,两条黑影悄无声息地摸到小莲茅棚外。正是李四和王五。他们用刀拨开门闩,蹑手蹑脚进了屋。

小莲白日劳累,此刻正睡得沉。盗贼一眼就看见她枕边有个小布包,露出金钗一角。李四伸手欲取,忽然窗外传来一声凄厉猫叫,吓得他缩回了手。

王五骂道:“没出息!怕只野猫作甚?”自己上前去拿。就在这时,茅棚中忽然刮起一阵阴风,油灯倏地熄灭。

黑暗中,只听窸窸窣窣声响,似有什么东西在移动。李四颤声道:“王、王五哥,你听见没?”

王五强作镇定:“少废话,快拿了走人!”他摸到金钗,正要揣入怀中,忽然一只干枯的手搭上他手腕。那手冰冷似铁,指甲尖长如钩。

王五吓得魂飞魄散,抬头一看,更是肝胆俱裂——面前站着个猫脸人身的怪物!那脸分明是只大黑猫,却生着人的身子,一双绿眼在黑暗中发光。

“喵呜——”一声刺耳猫叫,猫脸老太张开嘴,露出尖牙。

李四见状惨叫一声,夺路而逃。王五腿软瘫倒在地,裤裆湿了一片,语无伦次地求饶:“猫、猫大仙饶命!饶命啊!”

猫脸老太却不理会,伸出利爪在他面前一晃。王五白眼一翻,竟活活吓晕过去。

这番动静惊醒了小莲。她睁眼看见猫脸老太,先是一惊,随即想起那夜老妪的话,心下明白了几分,忙起身下拜:“多谢猫婆婆相救。”

猫脸老太瞬间又变回慈祥老妪模样,扶起小莲道:“好孩子,快起来。那赵三钱不会善罢甘休,天明必定带人再来。你速速收拾细软,带着金钗远走他乡吧。”

小莲泪眼婆娑:“可我无处可去啊!”

老妪从怀中取出个钱袋:“这里有些银两,够你安身立命。你向南方走,逢猫即吉。记住,金钗不仅是宝物,更是守宅之灵,万不可落入歹人之手。”说罢又化作黑猫,跃窗而去。

小莲不敢耽搁,匆匆收拾了几件衣物,将金钗贴身藏好,趁天未亮便出了城。

果然,天明后赵三钱带着家丁气势汹汹赶来,却发现茅棚已空,李四疯疯癫癫地在路边学猫叫,王五则口吐白沫,胡言乱语,见人就跪地求猫大仙饶命。赵三钱又惊又怒,命人搜遍茅棚却一无所获,只得悻悻而归。

再说小莲一路南行,走了三日,来到一个名叫临福镇的地方。她正愁无处投宿,忽见路旁有家客栈,招牌上画着只憨态可掬的大花猫,店名“迎猫客栈”。小莲想起“逢猫即吉”的话,便走了进去。

客栈掌柜是位慈眉善目的老妇人,见小莲风尘仆仆,热情招呼。小莲要了间便宜客房,又问镇上可有什么活计可做。

老妇人打量她一番,道:“姑娘来得巧,我这儿正缺个帮手。你若愿意,可在我店里做些杂活,管吃管住,每月还有工钱。”

小莲喜出望外,当即应下。她在客栈勤快能干,很得老妇人喜欢。过了些时日,老妇人得知小莲懂刺绣,便出资开了间绣坊,专绣猫形图案,生意竟十分红火。

三年后,小莲已在临福镇站稳脚跟,绣坊扩大,还收了几个学徒。她将猫婆婆所赠银两加倍还与客栈老妇人,老妇人却笑道:“那天本是猫引我出去,才恰巧遇见了你。这一切都是缘分。”

小莲方知猫婆婆一直在暗中护佑自己。她感念恩情,请人雕了猫婆婆的木像,早晚一炷香供奉。

再说那赵三钱,自那日后运道一落千丈。当铺无故起火,烧了个精光;又被人揭发盗墓之事,下了大狱。古宅因无人看管,渐渐坍塌,最终只剩一片废墟。

唯有小莲,因善心收留流浪老猫,得猫婆婆馈赠,不仅保全自身,更开创了一番事业。她终身未嫁,收养了许多孤儿,教导他们“善有善报”的道理。那支金钗她始终珍藏,从未变卖,临终前传给最仁善的养女,叮嘱继续行善积德。

时至今日,临福镇仍有许多猫形刺绣流传,据说都是当年小莲传下的手艺。当地人都说,若是真心行善,偶尔能在镇外古道上看见一只黑猫,引领迷途之人走向光明。那就是猫婆婆,仍在护佑着善良的人们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