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闭环之外
红雨连续下了七天,城市边缘的那栋新居民楼被泡得发胀,墙皮像湿纸一样卷曲,露出里面泛红的砖,像结痂的伤口在渗血。
背着行李的女孩叫周晓,是个刚失业的收银员,手机里的余额只够再交半个月房租。那条“便宜房租”的短信像根救命稻草,让她咬着牙穿过齐脚踝的红雨,站在了楼道口。
楼道里弥漫着一股潮湿的霉味,声控灯坏了,按多少次都不亮。周晓摸出手机照路,光柱扫过楼梯转角时,撞见一个穿白裙的女人正站在那里,长发湿漉漉地贴在脸上,眼角有颗深褐色的痣。
“住哪层?”女人的声音像浸过水的棉花,软乎乎的却带着寒意。
“三、三楼。”周晓攥紧背包带,注意到女人的裙摆和墙壁粘在一起,拉开时带起一缕缕白色的纤维,像墙皮被扯了下来。
“301是空的。”女人侧身让开,露出身后的楼梯,台阶上覆盖着一层滑腻的黏液,“钥匙在门垫底下,记得晚上别开阳台的窗,风大。”
周晓道谢后匆匆往上爬,经过女人身边时,鼻尖飘过一丝福尔马林的味道,混着红雨的腥气,让她胃里一阵翻涌。
301的门垫下果然有把黄铜钥匙,钥匙环上的红绳缠着几缕头发,黑得发亮。房间里的布局和她之前租的房子惊人地相似,阳台的绿萝蔫头耷脑,叶子上的红雨痕迹像没擦干净的血。
收拾行李时,她在衣柜深处发现一件白裙,领口绣着歪歪扭扭的“晓”字,裙摆沾着暗红色的污渍。周晓皱着眉扔进垃圾桶,转身时却看见垃圾桶里的裙子不见了——阳台的晾衣绳上,白裙正随风飘动,红绳在绳结处缠成一个漩涡状,和钥匙环上的结一模一样。
午夜三点,阳台传来玻璃碎裂的声音。
周晓猛地惊醒,摸到枕边的手机,屏幕上跳出一条未知短信:“它在看你。”
她抓起手机走到阳台,推拉门的玻璃裂了道缝,暗红色的雨水顺着裂缝往里渗,在地板上汇成一小滩,里面漂浮着几缕头发。而楼下的红雨里,一个穿工装的男孩正仰着头,脸被雨水泡得发白,嘴角咧开诡异的弧度,正是档案里失踪的阿杰。
“救我……”男孩的嘴动了动,声音却像是从阳台的裂缝里钻出来的,“钥匙在池沼里……”
周晓猛地关紧推拉门,后背抵着玻璃瑟瑟发抖。她突然想起搬家时,货车司机塞给她一张纸条,上面用铅笔写着:“别信阳台的声音,那是墙在学说话。”
司机的脸在记忆里变得模糊,只记得他眼角有颗红痣,笑起来时像块生锈的铁。
第二天清晨,红雨停了。周晓在楼下的早餐摊买豆浆时,遇到了那个穿白裙的女人,对方正站在摊位前盯着油锅,油星溅到她的裙摆上,烧出一个个小洞,露出里面灰白色的纤维,像棉花混着水泥。
“要加辣吗?”摊主是个满脸皱纹的老太太,手腕上戴着银镯子,镯子刻着模糊的字,“新来的吧?这楼里的人都爱吃辣。”
周晓接过豆浆,指尖触到杯壁的瞬间,看到老太太的指甲缝里嵌着暗红色的泥垢,和钥匙上的锈迹一个颜色。
回到301时,衣柜里的白裙不见了。周晓心里发慌,抓起钥匙就往楼下跑——她要离开这里,哪怕睡公园也比待在这栋楼里强。
跑到二楼平台,她撞见了那个穿白裙的女人,对方正弯腰捡东西,长发垂到地上,和楼梯上的黏液粘在一起。“你要走?”女人缓缓抬头,眼角的痣变成了黑色,像沾了墨,“它不会让你走的。”
周晓没理她,闷头往楼下冲,却在一楼大厅看到了更恐怖的景象——张老太、李娜、孟瑶、阿杰……无数个“住户”正站在那里,身体一半是血肉,一半是混凝土,脚踝处的头发深深扎进地面,像植物的根。
他们的眼睛都盯着同一个方向——楼道口的墙壁,那里有一块新砌的砖,颜色比其他砖浅,上面有个漩涡状的印记,像枚未干的指纹。
“那是苏晴。”穿白裙的女人不知何时站到了周晓身后,“她不想当‘墙’,就被嵌进墙里了。”
周晓的心脏像被攥住了,她突然想起货车司机的纸条背面还有一行字,是用红笔写的:“所有想逃的人,都会变成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