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恩问。
“两万台,我们总共进货了五万套显现管配件,全在这儿。”
“不够,再加!
去和东大那边联系,追加十万套订单,要现货!”
“老板”
阿希什可怜兮兮的看着他。
“怎么了?”
“美元,我们的美元不够。”
罗恩顿住,他差点忘了,国际贸易用的都是美元。
卢比这玩意儿,即使罗恩愿意,东大也不要啊。
他这两年拼命搜刮,美元小金库也只有125万的存货。
因为和NEC的合作,马邦政府又批了他200万美元额度。
一公一私,加起来才325万,这就是罗恩手里的所有美元。
支付NEC的定金,花了60万。
去东大买了两台生产线,加部分配件以及人员开支,花了50万。
订购五万套显像管,一套20美元,又是100万。
七七八八扣下去,罗恩的美元小金库只有110万的剩余。
10万套显像管价值200万美元,他手里的钱根本不够。
“能买多少买多少,110万全花出去。
我们付现金,让他们准备现货,即刻装船出海。”
“那那以后怎么办?”
阿希什有些忧心。
“以后我来想办法。”
还是缺美元啊,整个印度都缺。
手里的存货,花一点就少一点。
这样下去不行,罗恩必须得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坐吃山空坚持不了多久。
最稳妥的办法,当然是开展国际贸易,比如把苏尔电器的产品卖到国外。
这种生意全是以美元结算,只要把路子走通,那以后罗恩就有源源不断的美元。
不过想法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印度产品能出口的全是原材料,电子产品没那个资格参与国际竞争。
苏尔电器依靠东大提供的低廉零件价格,或许可以试一试。
没加入世贸前,西方基本把东大排除在了国际贸易之外。
印度却没有,作为字面意义上的“最大民主国家”
,国际市场对印度毫不设防。
尤其是北边的毛熊倒了后,为了拉拢印度,西方国家纷纷递来橄榄枝。
这是大好机会啊,苏尔电器完全可以做二道贩子,把相对廉价的商品卖到海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