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是阵眼。”
“他仿佛让中前场队友的跑动,拥有像呼吸一样的节奏。”
张指导很想再重复一句:这是恩里克留下的财富,90分钟的克氏综合训练让罗马这批球员练了三个赛季,练出了一个整体的传接节奏和传接点的跑动变化。
只不过受限于个体球员的脚下技术,罗马很难长时间支撑起这种踢法的稳定性。
高启在有球阶段的指挥属性,渐渐浮现在世人面前。
“又提速了。”
“这次提的不是奔跑的速度。”
“是传球的速度!”
“连续两次横向传接,压缩拜仁防线。”
“斯特罗曼太稳了。”
“高启!”
拜仁半场14区。
高启背身接球。
施魏因施泰格及时顶上前。
没有发生激烈的肉搏。
足球在聚光灯下被拉出了一个“V”字。
滚动的轨迹,穿过二人的影子。
观众们看着高启完成转身,一人一球绕过了施魏因施泰格。
“背身V字拉球接转身!”
“横着带出一步。”
“优雅!”
“高启终于成功摆脱了小猪!”
“打门!”
呯!
足球与脚背的触碰声,让拜仁众将胆战心惊。
为什么要这么踢?
为什么要去限制罗马的其他接应点。
第一百五十八章缓慢而强大(祝大家周末愉快)
高已经完成两次射门了。
他在组织形态,也很擅长寻觅终结机会!
足球没有任何旋转。
径直地轰向拜仁大门。
诺伊尔提前踩着碎步调整好了位置。
一颗小卤蛋遮住了他的视线。
“漂亮!”
“博阿滕封堵了高启的射门!”
“个人能力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