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游击炮战
第64章游击炮战
七月的陇东高原,烈日灼灼,黄土生烟。通往庆阳的官道上,腾起漫天的尘烟,如同一条昏黄色的巨蟒,缓慢而又固执地向着北方蠕动。这便是国民党军第一师的庞大行军纵队。
万余人的队伍,保持着严整得近乎刻板的队形。前锋是第1旅第1团的精锐步兵,刺刀在烈日下反射着刺目的白光,警惕的目光扫视着道路两侧寂静的梁峁沟壑。其后,师部直属单位、驮载着12门75毫米山炮的炮兵营、第2旅的主力、辎重车队……最后是第1旅第4团担任后卫。队伍前后绵延数里,各部队间距紧凑,侧翼警戒哨放出极远,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引来一阵警惕的机枪点射或迫击炮试探性轰击。
师指挥部所在的核心区域,更是被层层护卫。师长俞济时骑在一匹高大的东洋马上,脸色阴沉,尽管头顶有卫兵撑着的油布伞遮挡阳光,但额角的汗珠和紧抿的嘴唇显露出他内心的紧绷。他并不喜欢这种被动挨打的“武装游行”,但胡宗南“稳扎稳打、占城为上”的命令如同紧箍咒,让他不敢有丝毫冒险。他只能期望这种无懈可击的推进方式,能让那些像幽灵一样的红军知难而退。
“报告师座!先头团已过白马铺,未遇大规模抵抗,仅有零星冷枪骚扰,已被我警戒部队驱散。”通讯参谋骑马奔来报告。
“共匪惯用的伎俩,无非是藏头露尾,袭扰侧翼,诱我分兵。”他对身旁的参谋长淡淡道,“传令各团,加强侧翼警戒,遇小股匪扰,以火力驱散即可,严禁擅自追击。我军目标唯庆阳一城,只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匪军纵有诡计,又能奈我何?”
“保持队形,加强警戒,不得擅自追击!尤其注意两侧高地!”俞济时冷冷地重复着不知已下达了多少次的命令。
“是!”
整个第一师,就像一只披着重甲、蜷缩成一团的钢铁刺猬,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防备着不知会从何处袭来的致命一击。他们并不知道,一双双锐利的眼睛,正隐藏在远处那些看似空无一人的山梁之后,冷冷地注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
距离官道约三四里外的一处山峁背面,独立旅旅属炮兵营营长刘根胜,正趴在一丛枯黄的蒿草后,举着望远镜,死死盯住山下那缓慢移动的庞大敌军纵队。他嘴唇干裂,脸上沾满尘土,但眼神却亮得惊人。
在他身旁,一架沉重的野战电话线直接连接到山后反斜面预设阵地,那里,三门擦拭得锃亮的75毫米克虏伯野战炮已经褪去炮衣,炮口高昂,炮手们屏息凝神,等待着命令。更远处,牵引卡车和骡马都已备好,随时准备进行战术机动。
“狗日的,真够谨慎的……”刘根胜低声骂了一句,随即对着身边的观测员道,“测算坐标,目标,敌军纵队中段,那个骡马集中的区域,看样子是他们的辎重队或者预备队!距离……约四千二百米!风向偏西,风速三级……”
观测员飞快地操作着测距仪和计算盘,口中报出一连串参数。旁边的电话兵立刻将参数通过电话报告给后方炮位。
几乎在同一时间,分布在漫长敌军纵队侧翼不同位置的另外三组侦察小组,也通过便携式电台,将他们锁定的有价值目标坐标——可能是敌炮兵营隐约可见的炮管、可能是天线林立的疑似指挥部、可能是步兵密集行军的路段——源源不断地报回位于庆阳城外秘密指挥所的旅部炮兵指挥部。
旅部炮指内,气氛紧张而有序。巨大的地图上,参谋们根据各侦察小组汇报的坐标,飞快地标注着敌军实时位置。王林、钟光邦亲自坐镇于此。
“旅长,一号观察所报告,锁定敌疑似辎重队列!”
“三号报告,发现敌炮兵营位置,正在测算诸元!”
“四号报告,敌先头团已过预设区域,其与师本部间隔约一点五公里!”
电台的滴答声、电话的铃声、参谋的汇报声交织在一起。
王林目光锐利,迅速综合着所有信息。敌人队形虽然紧凑,但在如此漫长的行军队列中,总有相对脆弱和密集的环节。
“命令!”王林终于开口,声音沉稳而果断,“一号机动炮组,首先开火!目标,敌纵队中段骡马密集区!急促射三发!打完后,立即向三号预设阵地转移,不得延误!”
“是!”
命令通过电台,瞬间传达到隐藏在山坳中的一号机动炮组。
刘根胜猛地放下望远镜,对着电话低吼:“全组都有!一号目标,榴弹,三发急促射!放!”
山坳中,三名炮长几乎同时挥下红旗。
“轰!轰!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