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是不是想问,痋术的毒性来自于何处?我也不知道,或许是被残害的那具尸体,饱含怨恨的冤魂吧!
还有,这个理论并不绝对。
比如可以用蝴蝶施展蛊术,在万花丛中布置迷药阵法,让人防不胜防。
又比如本就有毒的蝎子蜘蛛,虽然寿命相对比较短,仍旧能施展痋术。
在丛林中,最该提防的是蚊子。
你们知道蝎子蜘蛛有毒,会下意识的进行躲避,你们会注意到蚊子么?
机关陷阱的精要便在于此。
出其不意,攻敌不备,一击必杀!
接下来回答表哥的问题。
粽子是摸金校尉的行话,指的是陵寝中的尸体,摸金校尉有非常非常严格的规矩,比如鸡鸣灯灭不摸金。
如果违背规矩,会引发尸变。
为了对付尸变,他们钻研出一种特制的罗网,名为‘捆尸网’,捆住尸体后越收越紧,包裹的好似粽子。
据我所知。
这些话语并非是胡扯蛋。
这是墨家思想中的‘明鬼’。
古者圣王必以鬼神为,其务鬼神厚矣,又恐后世子孙不能知也,故书之竹帛,传遗后世子孙,咸恐其腐蠹绝灭,后世子孙不得而记,故琢之盘盂、镂之金石以重之,有恐后世子孙不能敬莙以取羊,故先王之书,一尺之帛,一篇之书,语数鬼神之有也,重有重之。
意思就是,古代圣王必定认为鬼神是存在的,所以他们侍奉鬼神,他们担心后世子孙不能知道这点,所以写在竹帛上,传下给后世子孙,又担心竹简因保存不当而毁去,后世子孙无法得到相关知识,所以会雕琢在金石上。
墨子并非是在强调鬼神,而是表示举头三尺有神明,让人谨言慎行。
摸金校尉传下这些规矩,就是知道盗墓行当损阴绝嗣,如果太过贪婪,多半落得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下场。
前辈们编造各种规矩,强调违背规矩会引发尸变,就是吓唬后生晚辈,让他们不要太贪,免得折在墓中。
原本这话是没人相信的。
只不过数百年传承,所有违背规矩的摸金校尉,要么死于陵寝机关,要么得到宝物后不知收敛,引来周围山贼草寇的觊觎,被土匪杀人夺宝。
种种惨案,多不胜数。
破家灭门,旦夕之间。
久而久之,规矩流传下来。
盗墓这种行当,长期与阴气森森死气沉沉的尸体打交道,下墓之前,哪怕临时抱佛脚,也要求个平安福。
孔圣曾经说过。
敬鬼神而远之。
反正不要钱,多少信一点。
要钱免谈。”
萧思衡长篇大论,先讲虫子后讲摸金校尉,说的是外门行当,却抬出孔子墨子这种圣贤,让人目瞪口呆。
段智兴作为大理皇室成员,自幼熟读四书五经,对佛经也很了解。
萧思衡说的这些理念,与他稍稍有几分共鸣,他觉得非常有道理。
再看别的人。
骆天虹把刘海耷拉下来,做成一个简易的眼罩,靠着大树闭目养神。
天养生靠在大树另一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