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后,一些重男轻女的极品父母就更狠了,平常仍像古代一样重男轻女,在财产方面,根本不遵守法律上说的儿女有平等的继承权不算,极品的还会吸女儿的血养儿子,分财产不会遵守法律就算了,到老了倒知道嚷嚷按法律规定女儿要养老了,同时心里仍把女儿视为赔钱货,现代法律虽较公平,规定了女性有继承权力也有赡养义务,但架不住jp父母们只捡着对自己有利的遵守,绝不遵守对自己不利的,这些父母比那些虽不会给女儿财产但同时也不会要求女儿赡养的古人还极品,结果让部分女性比古代还倒霉),单是说从律法方面看,郝家未尽过抚养义务,自然春分也就没赡养义务(要是养了几岁的话,一般就要负担部分赡养义务,分不清养了几年的,一般算从入户到养父母家之前的时间)。
春分听闻百翎这么说,就更有底气了,于是也没将亲生父母一家人的纠缠放在心上。
不过大正月里,就出了这种事,实在是晦气,让人不生气都难。
其实郝家一家人就是故意看是正月,才过来闹的,是想着好歹是正月,春分可能不想闹不愉快,到时也许就会原谅他们,他们能得到好处了,哪知道春分根本不顾这会儿是正月新年,闹起来了晦气,依然不理他们,真是让郝家上下气极了。
翌日宗俊卿的两个姑妈一家过来拜年。
这个时代的规矩是这样的,一般外嫁女先来娘家拜年,拜过年后,娘家人才去外嫁女家回拜。
宗俊卿的两个姑妈,大姑妈是庶出,当年嫁的是安西伯嫡次子卫二老爷——就是当初一门心思yy镇国公喜欢她、还伪造自己女儿王二娘跟宗俊卿有婚约、最后被王大老爷休了的那个卫氏的弟弟。
卫二老爷还算上进,中了秀才,家里走走关系,如今身上领着七品的差事。
大姑妈生一子一女,卫二郎,卫二娘。
小姑妈是同胞姑妈,当年不敢强强联姻,怕引皇帝忌惮——镇国公爵位是宗俊卿曾祖父得的,可不降爵传五代,所以到祖父辈宗家根基已渐强,嫡女自然不敢嫁的太好怕遭忌惮,就嫁了闲散宗室清安郡王,如今也有一子一女,儿子是清安郡王世子,女儿是长乐县主。
要说宗三老爷这个庶子跟镇国公关系还算不错的话,那大姑太太这个庶妹,跟镇国公的关系就很一般了。
“据说当年大姑太太的姨娘跟她都是不安分的,喜欢上窜下跳,只因为她姨娘是我曾祖母给的,祖父为人孝顺,倒也不好打发了事,只是冷着她们母女,就这样两人还不安分,最后犯了点错,老姨奶奶送到了庄子上,曾祖母怕留着大姑太太在家继续兴风作浪,所以很快给她寻了门亲事打发走了,这样府里才恢复了平静。那女人这些年就没怎么变过,所以你见了她,对方要说什么不好听的,你只当没听见,还有,安西子(当年的安西伯已过世,儿子世袭子爵)跟三皇子母亲刘妃娘家有姻亲关系,如今的安西子爵夫人,就是刘妃的堂姐,安西子自然就是立贤派的,大姑太太一家一向以大房马首是瞻,只怕也是带着任务过来的,她要提这方面的事,你别接她的话。”
去年的时候闻百翎有身孕在身,只打了个照面就算过去了,没怎么交谈,所以也不知道情况,今年闻百翎尚无身孕在身,肯定要好好招待对方,打的交道自然也就多了,宗俊卿怕她不了解情况,所以便将相关情报这样跟她说了,好让她做到心里有数。
闻百翎听了点头道:“我知道了。”
这些话是昨晚得知两个姑太太要来时,宗俊卿跟她说的,这会儿看着落座的两个姑太太一家人,暗道未开口,便能看的出来,眼神闪烁不定的大姑太太有点问题了,至于宗俊卿的亲姑妈,因是王妃之尊,虽然本朝宗室无实权,有超品之尊,却无超品之权,但,到底是王府,那也不是一般人家敢得罪的,所以经年养尊处优下,虽未开口,不知道她的性格怎样,但看起来就比大姑太太显的雍容多了,大姑太太看着就像个上不来台面的,一点都看不出来是国公府出身。
一般来说,国公府出身,就算是庶女,也不能是这样儿的,好比宗二娘,也是庶女,但因在先前的嫡母高氏手上教养过一段时间,也还是不错的,至少不会像大姑太太这样,贼眉鼠眼的。
不过从宗俊卿那儿了解了情况的闻百翎知道为什么。(未完待续。。)
第二八零章 卫二娘的邀请
为什么大姑太太是这种上不得台面的模样?还不是因为当年大姑太太的姨娘不想把大姑太太交给太婆婆养,怕把她女儿养的跟她不亲,所以亲自教养,她一个丫环出身,大字都不识,跟宗俊卿的祖母大家闺秀知书达理比起来,那就是文盲跟高级知识分子的区别,教导出来的小孩质量能一样吗?要她是个虽不识字但通情达理的人也就罢了,就算教出来的孩子知识方面比不上文化高的人,但起码道德方面不会差到哪儿去,偏偏她不是什么通情达理的人,既无知无识还缺德,教出来的姑娘自然也随了她的性格,粗鄙不堪了。
当下众人聊起来,大姑太太看着清安王妃,笑道:“妹妹保养的真好,你只比我小三岁,看起来倒像是二十来岁,一点都不见老,衬的我大了你十多岁似的,让人好生羡慕啊。”
虽赞清安王妃保养的好,却没有多少巴结之意,这也是很正常的,宗室虽贵重却无实权,立贤还是立长跟他们都没多少关系,巴结她也没什么用处,她真正需要笼络的是闻百翎,所以对清安王妃,她不但没有奉承之意,还嫉妒异常。
清安王妃虽无实权,但地位尊崇,看卫二夫人一脸掩饰不住的嫉妒,只觉得其人粗鄙不堪,乏味至极,所以只淡淡地道:“都年纪一大把了,有什么好羡慕的。”
卫二夫人看她对自己不咸不淡的,只当她看不起自己。不由心中恼恨,想着当年要不是她娘对自己不好,给自己找了这样一个地位低的人家。她现在会到哪儿都没地位没面子吗?她娘对自己不好就算了,这女人仗着自己是王妃,也给自己脸色看,真是一对极品,怎么就让自己碰到了这样的嫡母嫡妹!
在闻百翎看来,大姑太太以公府庶女的身份,嫁伯爵嫡子。门当户对的很,以她们娘俩当年上窜下跳的姿态,宗俊卿的祖母没将她送进火坑。还帮她选了门不错的亲事,已经很不错了。
但在大姑太太看来显然不是这么一回事。
她是个爱面子的人,所以,她宁愿像宗二娘那样。嫁个无实权的宗室。也不想嫁安西伯嫡次子,毕竟宗室虽然没实权,但品级高,谁见了她都得行礼,不像现在,她见了谁都得行礼,这滋味可真不好受,所以自然觉得嫡母对她不好了。是故意害她了。
不知道宗俊卿的祖母可知道大姑太太爱面子,所以宁愿嫁宗室。也不想嫁只要丈夫上进,能通过科举当实权高官的勋贵,反正卫二夫人是这样想的,估计当初宗俊卿的祖母要真给她弄了个宗室嫁,以她觉得全世界人都对不起她的性格,还照样会骂,说嫡母害了她,不把她嫁个有实权的,只嫁个无权无势的闲散宗室了,反正这种自己混的不好就觉得都是别人错的人,永远都能找到抱怨的理由的。
不光大姑太太被她姨娘教歪了,卫二娘也被她娘教歪了,这不,在接下来的自由活动中,卫二娘就拉着宗五娘的手,嫉妒地看向前边正与清安郡王世子一起说话的长乐县主道:“就是投了个好胎,要不然咱们表姐妹,谁也不比谁地位高到哪儿去。”
卫二娘自觉宗五娘母亲犯了事,被丢到了庄子上,地位下降了,所以她们是差不多层次了,自然在一起说话,然后抒发对长乐县主的尊贵的羡慕嫉妒恨。
因两个姑妈来了,家里几个孩子,包括宗五娘,自然得出来见客,不可能不见的,这也是最近一直老实呆在自己院里不敢出来,怕惹恼了闻百翎的宗五娘出现在这儿的原因。
这会儿看卫二娘背地里说长乐县主的坏话,宗五娘只是笑笑,并没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