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她不明白闻百翎为什么会不想嫁李三郎,毕竟她看那孩子还不错,虽不算顶好,但至少还算老实,但既然闻百翎不愿意,那她也不可能罔顾她的意愿逼迫,强扭的瓜不甜,她不想将来两人婚姻不幸福。
她哪知道闻百翎并不是觉得李三郎不好,只是不想近亲结婚生下畸儿所以才不同意的呢。
其实闻百翎之前也将这种话跟李氏透露过,只是跟古人讲这个他们不信,所以李氏只以为那是闻百翎不喜欢李三郎找的推脱之词。
闻百翎道:“此一时彼一时,我这会儿是乐意了的。”
闻百翎虽说愿意,但母女连心,她能感觉得到闻百翎这是在安慰她。
李氏不知道是把女儿勉强嫁给她不喜欢的李三郎好些,还是等以后继室帮闻百翎找门亲事好些,前者女儿不愿意,可能不会幸福,后者,她怕继室给闻百翎找不好的亲事,也会不幸福。
她不知道哪种不幸福要稍微好一点,于是便打住了本想说“那我现在把你们订下来”的话,只能强笑道:“娘现在也撑不到给你订亲了,到时你要愿意,就让你父亲跟你舅舅谈这事。”
继室是指望不上的,所以李氏只能让闻百翎找闻四老爷,虽然闻四老爷也是个不怎么靠谱的,但毕竟是亲生父女,总比继室让她觉得好一点。
其实她本想学其他人家那样,从娘家找一个本家女子给闻四老爷做继室,虽然从本家找的人不一定就会对闻百翎好,毕竟人心隔肚皮,谁知道将来怎样呢,但至少知根知底的,起码能找个人品还过得去的,总比闻四老爷娶个不认识的人要好得多,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这事就这样拖了下来。
闻百翎看李氏听了她话,并没松口气,只是强作笑容,知道母亲并不信自己的话,也是无可奈何,只道:“好的娘,我会的。”顿了顿,再一次强调道:“娘,你放心,我会照顾自己,不会让人欺负的。”
李氏想到女儿颇有主见,再看女儿神色坚定,没因自己的病况露出担心恐惧,忧虑稍解,要是闻百翎这会儿满面担心害怕,她是真的一点心都放不下了,于是便道:“幸好你还有几分聪慧,要不然娘真是走的不安心……”
李氏会这么说,不是没原因的。
事实上,依李氏本来落下的病根,可能会早早就走了,但因闻百翎知道些现代的养生术,帮李氏调理身体——找的借口说是听某年来侯府的游医说的——还是让李氏多拖了几年,这样,看着女儿已有十来岁,又有主见,也放心了些,毕竟有这么大了,能懂不少事了,丈夫就算续娶,继母若不好,也不像对个无知幼女那样好拿捏了。
闻百翎听了李氏这话,也是含泪,道:“娘,不要说这样不吉利的话,您会长命百岁的。”
李氏苦笑着道:“长命百岁,娘也想啊。”
然后便从枕下摸出个小小的锦匣来,递给闻百翎,道:“这里有两万两银票,是娘这些年攒下来的私房,你收着,不要让人知道了,免得别人欺负你幼小,别讹了去。”
她虽知道闻百翎有些聪慧,但到底年纪小,所以便这样细细叮嘱。
“至于娘的嫁妆,不能这样私下交给你,呆会娘会把你爹、你舅舅他们都叫来,当着他们的面,把嫁妆移交给你。”
嫁妆都有嫁妆单子,李氏偷偷给她不行,但这些是私房,不在嫁妆单子上的,李氏给闻百翎,外人根本不知道情况。
第二章 人心蠢动
闻百翎看着这个小匣子,含泪推拒,道:“我不收,娘会好起来的。”
“你听话,拿着吧,别跟娘推来推去的了,娘累了……”李氏塞到她手里,道。
闻百翎看李氏神色越发惨淡,怕继续跟她磨蹭会累着她,只得收了。
李氏看她收了,便让闻百翎先回去,下午再过来。
闻百翎知道,李氏这是想让自己回去,先把匣子藏好,下午呢,再说嫁妆的事,免得东西没藏好,被人发现了,到时不但浪费李氏一番心意,也会让李氏更不放心,于是便点头答应了,不过她没同意李氏说下午再来的话,李氏状态已非常不好,她想多陪李氏一会儿是一会儿,于是便道:“娘,我把东西收好了,再过来看你。”
李氏也想多看看女儿,所以听闻百翎这样说,便没拒绝,只勉强忍住又想流出来的泪水,同意了。
女儿这么小,亲事还没着落,她去了后女儿不知道会怎么样,一想到这些,她是多么地不想离开啊,偏身体拖到这会儿,早已油尽灯枯,由不得她了。
看到闻百翎出了来,宋姨娘等人便围了上来,闻六娘打量了闻百翎一眼,没看出什么名堂来,便打探道:“四姐,母亲跟你说什么了啊?”
这么神神秘秘的。
以前李氏身体还行时,闻六娘哪敢这样打探,生怕惹的闻百翎不高兴,到时她跟姨娘会被李氏收拾,这时看李氏不行了,她胆子看来也大了,要不然,李氏让她们下去了然后悄悄地跟闻百翎说什么,那肯定就是不方便说出来的话,既然这样,闻六娘这样打听显然就不恰当了,搁在以前,闻六娘肯定不敢问的,这会儿敢问了,可不是胆子变大了。
看来李氏还没走,有些人就开始蠢蠢欲动了啊。
闻百翎看她跳出来问这话,一边心里这样想着一边淡淡地道:“没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