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只有“暴病而亡”的姑娘,没有休回来的姑娘,要不然这事要传出去了,高家脸都要丢光了,而“暴病而亡”,人虽死了,但好歹她挂的还是国公夫人的名分,无论对宗五郎兄妹,还是对他们高家的脸面,都是好事,所以高二老太爷宁愿镇国公打死小高氏,也不想他休了她不杀她。
镇国公对高二老太爷一家人,那是非常的反感,要说小高氏不是东西,那高二老太爷等人更不是东西,想当初,小高氏为什么搬运镇国公府的东西给娘家,还不就是为了供这高二老太爷父子几人挥霍吗?后来又出了高三娘毒害闻百翎肚里孩子的事,让镇国公对高二老太爷一家越发反感,及至现在,小高氏搞出了一出又一出匪夷所思的事,让镇国公对高二老太爷一家,那是彻底没一点亲戚感情了,所以这会儿听高二老太爷哭天喊地地求情,只淡淡地道:“只要你不说我不说,别人哪知道她休回去了?你对外只说她还在庄子上休养就是了。至于你担心五郎和五娘的事,这个你不用担心,只要有本事,母亲是被休的又怎么样,只要有能耐,照样能过的好;况且不会传出这话,他们的前途也不会怎么样,再者他们还小,母亲没了可能会接受不了,让她活着,两个孩子心里也好一点。”
宗五郎和宗五娘均想着,他们真不需要这样的娘亲,如果“暴病而亡”的话他们一点也不介意,但父亲既然不想杀了她让国公府为她守孝,只想休了她,省了这个麻烦,两人自然也不敢说不行,毕竟他们的娘搞出了这样的丑事来,难道他们还敢为了自己的未来,要求父亲不要休了她,而让她死了,连累全家上下甚至二房三房吗?——如果小高氏死了,二房三房有科举或喜事,也有一段时间不能进行的——把所有人都得罪了有什么好的。
高二老太爷看镇国公执意如此,没有办法,只得接受了。
而小高氏看大局已定,再不敢有一丝猖狂了,而是软倒了地上。
她知道,她完了,彻底完了,她这会儿如果死,估计大家都会高兴的,因为,被休了的她,死了宗俊卿他们也不用守孝,相反,她死了,估计会让镇国公、高二老太爷他们都觉得出了口气的,毕竟她跟人苟合还怀了孩子,这是他们不想看到的,所以能不盼着她死吗?
她是真没想到镇国公会放出这个大招的,她本以为镇国公看在两个孩子的份上,不会休她,不休的话,如果她死了宗俊卿他们就受连累了,所以她以死相要挟,镇国公为了家里上下的前途,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哪知道镇国公会不顾宗五郎和宗五娘,休她呢?
既然决定了,镇国公自然立马写了休书,然后让高二老太爷将小高氏带走,也不用管他们怎么处置,反正他们要不想外面的人知道高家有个偷人还怀了孩子的外嫁姑娘影响高家的声誉,肯定会妥善处理好,不会让外人察觉不对的。(未完待续)
第二二七章 众人下场
镇国公猜的没错,高二老太爷家虽然不太靠谱,但在这种事关自身利益的事情上,还是将事情处理的妥妥当当的。
小高氏回去后,立马被人灌了打胎药,将孽种打了下来,毕竟高家不可能让那孽种出生的,至于本人倒没弄死,扔到了个庄子上任由她自生自灭,考虑到镇国公说两个孩子需要母亲的话,倒是将他们母亲在哪儿跟他们说了,他们要是愿意,可以过去看看。
但两个孩子亲眼目睹母亲行此龌龊之事,哪里愿意过去看,觉得多看一眼都嫌脏,所以小高氏想等两个孩子来看她的愿望没有实现,只能在孤苦无依中等死。
小高氏处理了,那个奸夫肯定不会放过,镇国公在问出证据地址后取了出来,自己收了——这是为防将来小高氏反咬一口,所以留个证据也好——然后按各家对叛奴的处理方法,将之一顿暴打扔了出去,因没人敢为他请医医治,不几天就死了,这种打之后才死的,就怪不到主家了,是一些人家有些隐秘事,不方便去衙门状告刁奴,但又不想放过刁奴,处理刁奴的方法,当然了,这种方法虽然能逃过杀死奴仆坐牢的危险,但一般没特别严重的事,也不会用的,因为法律不会制裁,还有众人道德上的制裁,如果无事打杀奴仆,别人知道了,要说主人暴虐的,大家都是高层次的人,谁都想得个宽仁体下的名声,自然不想被人说暴虐,所以一般各家打杀奴仆的事很少,顶多就是赶出去。
小高氏突然来,又突然走了。
对外只说小高氏意欲再次加害闻百翎,已送到了庄子上。
之后帮小高氏欲行栽赃之事的高婆子并高婆子挑中的人一并消失了,似乎是印证了这个说法,大家也就没多疑了。
只有宗五郎和宗五娘知道具体原因是什么。
不过看众人没怀疑他们娘偷人被休,只是以为送到了庄子上,虽然送到庄子上的名声也不好,但总比休了强,还是让两人不由松了口气。
虽然小高氏偷人被休的消息没传出来让他们松了口气,但也有烦恼之处——他们娘交给他们的那几十个所谓心腹,这会儿因小高氏没给他们月钱,闹起来了,让他们头疼不已。
这日宗五郎正与妹妹说话,却见那金婆子领着几个人进来了,道:“少爷,小姐,我们的月钱什么时候发啊?”
昨日已是发月钱的日子,全府上下月钱都发了,独独她们这些当初超额配置的人,由于是小高氏说私养的,所以没有月钱,去管事的那边问,那边说了,她们的月钱归小高氏管,让她们找小高氏去,小高氏都走了,她们还怎么找?金婆子没法,便来宗五郎这边,想着小高氏走了,她们的月钱就该宗五郎发了。
宗五郎和宗五娘没想到这些人过来是来要月钱的,不由面面相觑,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
那边金婆子等人看宗五郎和宗五娘犹豫,怕他们不发月钱,便有人向宗五娘哭求道:“小姐,不给月钱,我们要怎么过啊!”
向宗五娘哭求,是想着宗五娘年纪小,又是女娃儿,心软,好求,所以才找她的。
宗五娘听了,果然有点不忍心。
倒是宗五郎年纪大,知道这事不能这样处理,于是便道:“容我跟我妹妹商量下吧。”
金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