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看十六国中的汉赵。
汉赵高祖是刘渊,其庙号后被改为太祖。
(刘渊)在位六年,伪谥光文皇帝,庙号高祖。
--《晋书刘元海载记》
刘渊是南匈奴贵族,也是伪汉政权的实际创立者。
于情于理,刘渊都应为太祖,但最初的庙号,却被定为高祖。
这与历史遗留原因有关。
刘渊僭号时,自诩为汉室继承者,曾追两汉的三祖五宗。
“三祖”即太祖刘邦、世祖刘秀、烈祖刘备。
“五宗”即太宗刘恒、世宗刘彻、中宗刘询、显宗刘庄、肃宗刘炟。
刘渊借此强调自己“以汉代晋”的正统性。
(刘渊)赦其境内,年号元熙,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立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
--《晋书刘元海载记》
刘渊既然以汉室后裔自居,自然不能再用太祖(刘邦)庙号,只好屈居高祖。
刘曜继位之后,将(伪)汉的国号改为(前)赵,刘渊也便顺理成章,成为了前赵太祖。
光文(指刘渊)以汉有天下,岁久思德,结于庶民。
故立汉祖宗之庙,以怀民望。
昭武(指刘聪)因循,遂未悛革。
今欲除宗庙改国号,御以大单于(指刘渊)为太祖。
亟议以闻。
--《十六国春秋前赵录》
刘渊案例,可以侧面印证太祖的地位,高于高祖。
后赵高祖是石勒,后赵太祖是石虎。
叔为高祖,侄为太祖。
伪谥(石勒)明皇帝,庙号高祖。
--《晋书石勒载记》
伪谥(石虎)武皇帝,庙号太祖。
--《晋书石季龙载记》
石勒是后赵的实际创立者,功勋至大,于情于理都应为太祖。
只不过石勒死后,其直系子孙被权臣石虎屠戮殆尽。
咸康元年,季龙(石虎字季龙)废(石)勒子(石)弘。
--《晋书石季龙载记》
石虎以侄子身份,篡夺叔父基业,自然不能尊叔父为太祖。
因此,石虎这个篡夺者,便把太祖庙号留给自己,反倒把石勒晾到一边,给了个高祖的荣衔。
下一章咱们继续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