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将军万岁!
”
“卫将军乃神人下凡,请受俺等一拜!
”
此时此地,巨大的声浪、人群倒地跪拜汇聚为一的“咚咚”声,仿佛此地正在发生一场大地震一般。
没有人比这些胡人们更清楚,大汉卫将军究竟有多可怕。
比这些胡人们更兴奋的是…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一章继续为您说。
因为张辽本传记载,吕布败死下邳之后,张辽“将其众降”。
实际就是“以兵属”的另一种写法。
太祖破吕布于下邳,辽将其众降。
--《魏书张辽传》
下邳歼灭战时,彭城国相侯谐、骁将成廉等人先后战败被擒,至于高顺、陈宫等心腹大将,则随吕布一同遇害。
而此时张辽居然“悠游在外”,直到吕布已死,才率众归诚。
其心态与立场的可憎,是不言而喻的。
吕布被杀前,曹操的“披荆棘吏”(创业功臣)王必进言,称“吕布尚有偏将在外,因此不能赦免吕布”。
主簿王必趋进曰:“布,勍虏也(强虏)。
其众近在外,不可宽也。
”
--《献帝春秋》
这句话反过来说,就是“如果杀掉吕布,那游离在外的将领们,自然会归降”。
王必口中的将领,恐怕主要就是指张辽。
张辽早年连续“以兵属”的丑行,其背后心态,恐怕是贪欲作祟。
虽然不能说这种恶癖来自吕布的影响,但恐怕吕布的“贪婪无餍、反复无常”确实影响过张辽。
典型例证就是昌霸之乱。
张辽归顺曹操的翌年(200),刘备叛走下邳,同时煽动泰山诸将,东海太守昌霸遂“叛曹应备”。
昌豨叛为(刘)备,又攻破之。
--《魏书武帝纪》
注:昌豨即昌霸。
张辽奉命讨伐昌霸,在交战过程中,发现叛军“射来的箭矢频率逐渐变低”,敏锐地察觉昌霸有“归降之心”(大概是经验使然)。
遂轻身赴敌,劝昌霸投降。
到了叛军军营,张辽不谈家国大义、也不谈忠孝气节,而是直接开门见山地说:
“曹公英明神武,先投降的有重赏!
”
(昌)豨果下与(张)辽语,辽为说“太祖神武,方以德怀四方,先附者受大赏”。
--《魏书张辽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