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泰山以超北海,非不为也,是不能也。
亮父诸葛珪,为泰山郡丞,秩6百石,中高级佐吏。
珪死,亮与叔父诸葛玄南奔豫章。
玄死,亮入荆州,避难琅琊。
白身蹉跎,直至2十有7。
诸葛亮不得出仕,有客观原因。
因其叔父玄与刘表相牴牾。
诸葛玄是袁术表奏的豫章郡守,而袁术与刘表视同寇仇。
袁术在初平元年(190)勾结长沙郡守孙坚,杀荆州刺史王睿、南阳太守张咨,图谋独霸荆襄。
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
--《蜀书5诸葛亮传》
刘表就是王睿死后的继任者,很自然地倒向袁术的竞争对手袁绍,与袁绍、曹操合兵,痛击袁术。
(初平)4年春,(魏武)军鄄城。
荆州牧刘表断(袁)术粮道。
--《魏书1武帝纪》
因此,诸葛玄作为袁术任免的豫章守,在刘表眼中无疑是伪职、是僭逆。
诸葛玄被新任郡守朱皓取代,南奔荆州,死于此地。
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
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
玄卒,亮躬耕陇亩。
--《蜀书5诸葛亮传》
注意:《汉晋春秋》记载诸葛玄为刘表所荐,与《蜀书5诸葛亮传》相牴牾。
实际以琅琊葛氏的地理位置判断,玄不可能是刘表所荐,必为袁术征辟。
注意:《亮传》所谓“玄与表有旧,往依之”更是悖谬。
刘表与袁术死敌,屡动兵戈。
诸葛玄如与刘表有旧,又怎会接受袁术伪职?
可见此是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诸葛亮作为政敌家庭出身的“异见子弟”,不受刘表喜爱是理所当然的。
在此要特别纠正1个观点,此观点流毒甚广。
下1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