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度的儿子公孙康,又被襄平县令征召为5长。
先时,属国公孙昭守襄平令,召度子(公孙)康为5长。
--《魏书公孙度传》
5长是低阶军士,在汉末魏晋应属“士家”,在彼时是社会底层。
从刘巴、诸葛亮、张飞、于禁、张奋等人的履历记载中,可以清楚看到彼时兵士地位之低下。
(刘)巴曰:“大丈夫处世,当交4海英雄,如何与兵子(指张飞)共语乎?”--《0陵先贤传》
(张)昭弟子(张)奋年2十,造作攻城大攻车,为步骘所荐。
昭不愿曰:“汝年尚少,何为自委于军旅乎?”--《吴书张昭传》
注:关于“士家”的贱籍性质考证,详见唐长孺《赵至传所见的曹魏士家制度》,文多不载。
可见,即使在公孙度发迹之后,辽东豪族依然对其极端鄙视,乃至故意役使其子,以为折辱。
即所谓“公孙氏素为辽东郡所轻”。
(公孙)度起玄菟小吏,为辽东郡所轻。
--《魏书公孙度传》
因此公孙度发迹之后,便4其淫威,滥杀郡中大姓,乃至“夷灭百余家”。
至于征召其子为5长的襄平县令,则被公孙度活活鞭死在闹市里。
(公孙)度到官,收(公孙)昭,笞杀于襄平市。
郡中名豪大姓田韶等宿遇无恩,皆以法诛,所夷灭百馀家,郡中震栗。
--《魏书公孙度传》
公孙家族在辽东以法御下,镇压豪强,威行海外。
这无疑与其出身有关。
(公孙度)东伐高句骊,西击乌丸,威行海外。
--《魏书公孙度传》
寒门统治者对法、术有天然的亲近感,公孙氏亦然。
公孙度起于微贱,发迹契机是被玄菟太守公孙琙收养。
关于收养的始末因由,《魏书8公孙度传》有详细记载,此处便不废笔墨。
如果说公孙琙给了公孙度入仕的途径,那徐荣则给了他1步登天的机会。
同郡徐荣为董卓中郎将,荐度为辽东太守。
--《魏书公孙度传》
徐荣是董卓麾下中郎将,极受宠待。
下1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