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经商者应居安思危,勤俭为尚。处乎其安,不忘乎其危。少一些安乐,多一份忧患,将使经商者进入佳境。生意场上,只有凡事小心谨慎、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才能高瞻远瞩,运筹帷幄。
当事业高歌猛进时,保守稳重,处进思退;当事业陷入危机与低谷时,告诫自己不要消沉下去,积极进取,争取再创辉煌,这样的商人才有望把事业做大。
小心谨慎不是放不开,更不是畏惧、退缩。事业步入低谷时,商人往往会走入过度保护自己的误区,除了造成生意上的决策思想放不开之外,还会给个人精神上带来巨大的压力。
古人说:富贵如刀兵戈矛,稍放纵便销膏靡骨而不知;贫贱如针砭药石,一忧勤即砥节砺行而不觉。《易经》中说:“君子,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安而不可忘危的道理对经商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困境里,很多人往往能刻苦奋进;而当步人佳境、事业顺利、百事亨通时,反而忘乎所以。原因就在于,面对前者创业者能兢兢业业,小心翼翼;对待后者,往往放松警惕,造成失误、导致失败。
在现代竞争激烈的商业社会中,一个企业即使取得商业领袖的地位,也不能高枕无忧,安于现状,而要密切注视市场动态,居安思危,如履薄冰,不断开发和创新,这样才能巩固自己的产业领袖地位。
美国的吉列公司是生产剃须刀而闻名世界并大发横财的企业。可是它就因为没有居安思危,高瞻远瞩,在公司发展的历史上曾受到沉得的打击。
1961年,剃须刀的制造工艺领域内出现了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革命——英国的威克逊公司在世界上第一次采用不锈钢材料制造剃须刀片获得成功,推出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把不锈钢剃须刀片。
不锈钢刀片的异军突起,给吉列拉响了警报。显然,不锈钢刀片市场份额的继续扩大,严重影响了吉列的市场地位。
此时,吉列公司要么立即推出自己的不锈钢刀片,这样可以满足吉列已有的广大市场,并且不需要用太多的促销费用,但这样做,将会对原有产品“超级蓝光”的市场造成强烈冲击,甚至放弃“超级蓝光”,因而需要很大的决心和勇气。
吉列的决策者们经过分析,错误地认为自己在刀片市场的地位不会被动摇。于是,他们不理睬不锈钢刀片,全力巩固自己的“超级蓝光”的市场地位。
后来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极端错误的决策。在吉列的决策作出后不久,事态的发展便急转直下,令吉列的决策者们瞠目结舌。不锈钢刀片在市场上的销售势头空前凶猛。完全剃刀公司和精锐公司充分利用吉列无动于衷的大好时机,投入巨额促销费用,大力宣传不锈钢刀片的经久耐用,物美价廉,使不锈钢刀片的销售不断升温。
在强大的促销攻势下,吉列的新老顾客纷纷叛离,投入了不锈钢刀片的怀抱。吉列的“超级蓝光”碳钢刀片的销售量急剧减少,市场份额降至吉列有史以来的最低点。
如今,40余年过去了。在这期间,世界剃须刀片市场上龙争虎斗,几经沉浮,虽然吉列还是牢牢占据了市场的霸主地位,但那次大伤元气的痛苦教训是深刻的。
任何一次失败,对于一家公司都有可能是致命的。尤其对于普通商人而言,也许一次失败后就几年爬不起来。因此,树立忧患意识与危机感,深谋远虑,安而不忘危,是经商成功的重要条件。对于经商者来说,既要享受成功的喜悦,又不能沉溺于成就感里而忘乎所以,既要懂得居安思危,又要不忘奋发进取。
老子对万物都是处于变化状态的学说类似于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最有名的见解:“你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新的水在不断地流过你的身旁”,“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西方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希腊)与老子生卒时间相差一百年,基本属于同一时代的人。柏拉图很赞同赫拉克利特曾经的教导:“一切东西都在变化着”“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固定地存在”。
9.门面越大,生意也就越大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老子·第七十七章》
大自然的规律,岂不就像拉弓一样吗?弦位高张,就被抑低,弦位低就被拉高。有余的被减少,不足的被补充。减少有余,弥补不足,这正是大自然的规律。人间的法则却不是这样,总要剥夺不足,而用来供奉有余。
老子认为,天道自然,就是顺乎万物的自然规律,所以只要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一定会相互转换的。高山变成沧海,沧海化成桑田。有生有死,有死有生。一切的一切,都在自然而然地变化着,所以一切都是平等的。
人道与天道恰恰相反。那些富贵之人永远与权威联系在一起,所以当权者总是要保护富人的权益,于是富贵永相连。而富与贵永远也没有一个追求的终点和止境,那么他们便狼狈为奸,一起去剥削那些不富且不贵的人。
比如现在的银行,向来是“嫌贫爱富”。生意好的大公司或有钱的富人,银行求着要贷款给他们,而真正需要帮助的穷人想贷一分钱都难。不说别的,光抵押这一块就给卡死了。农民的房子不能作为抵押物品,那还有什么可以抵押?有可以抵押的也不用去贷款了。
所以,大公司越发展越快,有钱的人越来越有钱。
做生意的不明白这一点,就做不好生意。
清代的红顶商人胡雪岩说:“门面有多大,生意就能做多大”。用现在的话说,做生意要“做势”。让别人觉的你有实力,值得信任,从而愿意把生意交给你。
在“阜康”钱庄,胡雪岩将他的“门面有多大,生意就能做多大”的经商智慧发挥的是淋漓尽致。?
首先是店铺的名字。胡雪岩自己不会起名字就去请教自己的好友王有龄。但他同时给王有龄了几个原则:第一要响亮,容易上口;第二要与众不同显得特别;第三,结合本行业的特点;第四,讲究用字的吉利。根据要求王有龄为胡雪岩选择了“阜康”两个字,胡雪岩把这两个字念了两遍之后欣然同意。?
“阜康”钱庄开业之时,如何打响这第一炮让他费了一番脑筋。首先是选地,他给钱庄档手刘庆生的原则是地处闹市,房子要宽敞气派;其次是装修要富丽堂皇、别具一格,尤其讲究要大气。堂上悬挂的是清代书法家郑板桥的著名字画,而且“阜康”这块牌匾的字也是由当时浙江巡抚亲自题写的。开业那天,胡雪岩通过各种关系渠道将杭州城内官商两界的知名人物统统请了来。胡雪岩明白,堂皇的门面、非常的气派,常常是赢得一般人信任的很重要的外部条件。?
胡雪岩曾经讲过一句话,“做生意第一步先要做名气,名气一响,生意就会热闹。财宝就会滚滚而来。”胡雪岩本人并不认为门面上的功夫是在装阔,而是在树立自己的招牌,向公众展示自己的实力,以吸引客户的注意,获得客户的信任。?
大家常说:“三流公司做事,二流公司做市,一流公司做势”。其实,做生意也是这样。最聪明的生意就是在市场中审时度势、顺势而为。做生意的本质就是“营势”、“谋势”。“谋势者”方能执市场之牛耳,花小钱办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