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老师!先教会我这个‘龟’字怎么写!等我以后去华夏开演唱会!要给粉丝签
to签的时候用!就写‘祝xx像乌龟一样健康长寿!’好不好?”
窗外的樱花被风吹落,几瓣粉白轻轻飘落在摊开的教案上。
屋子里回荡着少女清脆如银铃的笑声。
张宁低头看看自己手背上那个活灵活现的墨色小乌龟,无奈地摇头,嘴角却不自觉地……越翘越高。
为了准备下午的中文课,张宁特意拨通了李智昊的电话,让他赶紧去买几套适合零基础、最好还是带插画图说版的汉语教材,再配上纸墨笔砚这些工具。
安排妥当后,他自己也坐在书桌前,埋头整理教案。
他翻阅着厚厚的参考资料,绞尽脑汁思考:怎么让枯燥的中文学习变得像《gee》的舞蹈一样让人欲罢不能?
怎样编排知识点才能让林允儿不会三分钟热度撒腿就跑?
又该用哪种历史故事才能不动声色地……让小忙内那受到扭曲的教育“校正”回来?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细致考量。
林允儿是天生吃艺人饭的料,聪明机灵,从小拍电视剧,早早就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心思活络得很,不容易被带偏。
但徐小贤不同。
她一路在八个姐姐和sm的高塔保护罩里长大,家教传统又严格,性格正直却容易钻牛角尖,虽然被姐姐们影响活泼了些,但骨子里那种半岛式思维惯性很重。
张宁清楚,扭转这个需要巧劲儿。
午后的阳光暖洋洋的。
张宁捏了捏林允儿有点婴儿肥的下巴尖(很快被对方龇着小虎牙抗议地拍开),指着白板上的拼音和汉字:
“这位林允儿同学,请跟读——‘四是四’,连读十遍!注意发音!”
“细……细……细细细……?”林允儿的舌头像打了个结,努力地顶着那颗标志性的小虎牙试图模仿,但“shi”的翘舌音简直像座大山!
她气鼓鼓地一把揪住张宁的卫衣帽抽绳,“呀!张老师!你绝对绝对是故意的!这破发音!比练《gee》里那螃蟹横着走的动作还难上一百倍!你是不是专门报复我啊?!”
另一边的徐小贤捧着厚厚的硬壳笔记本,眉头紧锁,用一支看起来很贵的钢笔认真做着笔记:“张宁xi,这个‘饕餮’的饕字,笔划为什么这么复杂?拆解结构是什么?”
她的钢笔尖在洁白的纸上洇开一小团墨迹,“还有楚辞里那句‘驾八龙之婉婉兮’的平仄韵律……”她求知欲爆棚。
“停停停!”林允儿猛地一把将手里的《三字经》卷成话筒形状,像主持人喊卡一样打断,“书呆子小贤!那些东西后面再研究啦!”
她兴奋地转向张宁,“张老师!我要学实用的!先教我几句点外卖的中文必备金句!什么‘要辣的!’‘不要香菜!’!
最重要的!快告诉我‘麻辣烫’怎么发音!那个红红的、咕嘟咕嘟冒泡的东西!我超想吃那个看起来就喷火的!”
张宁手里的钢笔在铺开的教案边缘“嗒、嗒、嗒”地轻轻敲着节拍,带着点慵懒的笑意:“行啊,那就从……热气腾腾的‘鸳鸯锅’三个字开始学起?够不够实用?”
他话锋一转,忽然用笔杆的尾端,轻轻挑了一下旁边徐小贤细软的发梢,目光带着点不易察觉的探究:“至于我们的小贤同学……知不知道《诗经》里最着名的那句‘执子之手’……后面跟的是哪四个字?”
窗边的光线恰好斜斜地照在徐小贤突然绯红的耳朵上,那小耳朵变得像玉一样透亮!
林允儿一看这情景,立刻机灵地往张宁宽松的卫衣口袋里塞了颗刚剥好的水蜜桃味薄荷糖,声音带着撒娇的嗔怪:“哎呀老师偏心!只问小贤!我也要学!教我中文情诗怎么写嘛!”
“那就从‘所谓伊人’开始学好了。”张宁从容地用笔尖蘸了点杯里冷却的茶水,在光洁的桌面上流畅地书写出一个古老的甲骨文形状的“朝”字。
“看这个‘朝’字。”他指着水痕笔画,“这个图案……像不像贪玩的月亮还没下班回家……勤快的太阳已经着急赶着来……换岗了?”
徐小贤像个好奇宝宝,再次举起平板电脑(里面不知道存了多少g的资料):“张宁xi,上次听您讲了盘古开天的故事……他倒下后眼睛化为日月……我很好奇……”
她镜片后的眼睛闪着学术探索的光芒,“……那他那么长的睫毛……是不是变成了银河里无数闪耀的星星?”
正在偷偷用手机对准张宁专注讲解的侧脸、准备拍照留念的林允儿手一抖,差点把手机摔了!反应极快地吐槽道:
“呀!你这问题好奇怪!要我说……女娲娘娘当年补天剩下的彩色石头!肯定……是混到街头巷尾的糖炒栗子堆里去了!哎!!你干嘛抢我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