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十点多,这种机器总算装完了。
柳子富怎么端详都是生产队那架手摇铡草机的缩小版,只不过前面的进料槽不一样。进料的对齿轮变成了能够活动,有弹性的对辊儿。最大的不同是手摇大轮没了摇柄,是电动机带动的三角带槽轮。
不过这个小“铡草机”还真管用,只要接通电源一个人坐在椅子上就能操作。可比华子那个小铡刀轻松多了!那个小铡刀,他们两个壮劳力一宿也就能铡出一百来斤切片,还累得胳膊抬不起来。有了这玩意儿,一两百斤一两个小时就轻松完成。再一打听价格,柳子富不禁一咧嘴。这个小“铡草机”七十多块,可它下面那个小电动机却一百二十多,两样加起来二百多块!
炮制的方法也变了,蒸透的天麻晾晒到半干就上机器切片。切出来的药片,先进扇车子阴干房阴干到八分干,再拿到阳光下。
他心里暗骂,三个孩子瞎折腾,一堆骚臭土豆,不够折腾的。
华子和柳家姐妹忙活了将近半个月,终于把六只丝袋子装满了天麻切片。
这次出行华子很谨慎,他和二妞每人带了一根铁桦木擀面杖藏在袖筒里。六只丝袋子装箱以后也没坐火车,而是求赵国伟开着汽车把他们送往棒槌沟的。
棒槌沟是个新建镇,原来叫棒槌沟公社。得天独厚的是它的地理位置,它是铁路在本省的最后一站,过了牡丹江铁路桥就是黑龙江省。两省四市交汇于此,交通便利,水陆通达。
尽管如此,也不到德化县城的五分之一。
镇子里没有楼房,最好的建筑是那个老旧的俄式火车站。
四周都是山,比蘑菇崴子屯儿的山还要低矮,还要松散。赵国伟开着老式解放汽车进入镇内,走到镇中心一带才看见一家“民族电影院”。外边贴着电影《少林寺》的剧照。电影院旁边还有一个租书摊。
转过租书摊进了一个道口就看见前边一片广场。华子一指东北角的一家门脸:“就是那家。”
赵国伟:“那不是卖大白菜的么?”
华子:“你仔细看那门右上角上是不贴着一块人参烟烟盒彩纸?每个月的第二个周日才做金买卖。”
赵国伟:“这家门脸儿也不大呀。”
华子:“槽子踏实,手选货十有八九都在这倒手。咱这可是无硫清水货,得压山头子!”
赵国伟:“你净说些黑话,我俩谁听得懂啊。”
华子:“跑黑市,药材都叫金买卖。槽子踏实就是这里买卖安全。药材也跟卖鱼差不多,精心挑选的就叫手选货,价钱最好。有的药材为了便于保存,都用硫磺熏了,这叫有硫。硫和留同音,取其留得住常联系的意思。还有的为了药材不霉烂都喷过盐水,那叫盐水货。蒙外行人可以,懂行的都愿意要清水货,拿回去好出手。”
赵国伟:“我靠,这么多说道。用不用我留下帮忙?”
华子:“不用。人多大汽车太炸眼,一会儿咱们吃点饭你赶紧回去。我们完事儿坐火车回去。”
二妞:“第二个周日,还得两天呢。咱们来早了。”
华子:“再晚一天,这里就没咱的位置了。得压住山头子,才能搭上大主顾。货进屋,安排妥帖,你就在屋里看着,我送老赵走后给你带饭回来。”
他们在有人参帖子那一家里住了一夜,周六下午,广场上外地人多了起来。直到晚上十点多,还有人在打转转,找住处。
周日休息,广场上没有一家开门的,所有摊位都空着。
可是每一家贴着人参烟帖子的门里都在谈着药材买卖。
看货、验货、评论药材质量高下、是否道地。二妞还能看懂一些,毕竟从小摆弄药材,又跟宗佰威在药材库学了两年多。
最后双方请过来一个老头,看看药材,一翘大拇指。华子当即点出五张大团结交给那老头。
老头走后,买卖双方一甩大衣袖子,开始捏鼓起来。这就是所说的甩袖头子砍价吧?
甩袖头子听着容易,看着更迷糊。二妞眼看着他们伸出放下,放下又伸出,反反复复,从早晨九点,一直捏鼓到中午十二点,坐在茶几两边的两个人都是满脸汗水。
最后对方才在茶几上拍了一下!
拉来的箱子,折腾一番后被那个人雇了一辆倒骑驴拉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