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府美女如云,他却没有当年初见姜时离的那种悸动,或许正是人生初见便误终身,后面他去找过孟若清,从他口中得知姜时离去临安投军了,他实在无法想象于是此番朝廷任命,他想着能不能主动提出去军中任职,或许就能见到心心念念之人。
中书省中,十几位高中的青年人正在等待朝廷的任命诏书。
“举人李辰,授差遣院承务郎,留京任职!”
李辰听后心里一惊,自己虽中举,但是名次相对也靠后,为什么会让自己留任临安,一旁的其他举人听到后,纷纷投来羡慕的眼光,甚至主动与他道喜结识,毕竟他这属于是京官,提前相识以后难免有求于他。
李辰心中犹豫不决,若是接了这京官,自己家乡估计要去他家门舞狮庆祝,这是难得的殊荣,可是自己来时本就决定,无论如何也要想方设法入军,打听姜欣的消息,思索再三后,他还是决定找中书侍郎请愿。
此时萧文远和一众中书省官员正在一边走来一边商议要务,李辰见萧文远器宇不凡,像是中书省的高官,便头脑一热,主动上前:
“学生李辰拜见各位大人,但求一事相奏!”
众大臣纷纷投来异样眼光,从哪里冒出来的毛头小子?
“大胆!你可知面前是何人?速速退下!”一位中书省官员大喝,给李辰吓了一机灵。
这位官员随即向萧文远回禀道:
“此人乃今科的举人,毛手毛脚不知礼制,冲撞了丞相,我这就严肃处理!”
而后他又严厉地看向伏地跪拜的李辰:
“还不快起来!来人,将此人带走!”
“无妨。”萧文远发话了,他倒是觉得李辰颇有意思,随即令他起身。
第七章北伐出师,颍州风云
李辰人傻了,自己明明就是想找一下中书侍郎如实相报,怎料这么巧能碰到当今丞相,自己难不成仕途刚起步就要没了。
“你这小伙倒是颇有胆气。”萧文远打量着他,随即让他跟自己走。
进入一间书房,李辰战战兢兢的低着头,双手紧张的不知道放在何处。
“说吧,有何事?”萧文远有点兴趣,他好奇这个新科的举人,究竟有何要事。
“禀。。。禀丞相。。。。小人原为宗州一士子,承蒙圣恩得中举人,更三生有幸能在京中任职。。。。如今山河未复,小人虽一介潦草书生,但却也想赴军报国。。。。”
萧文远听后,倒是挺欣赏他,但是话说回来,他虽是参知政事,却不能坏了规矩直接插手,便说道:
“年轻人志气尚佳,可这投军打仗,并非纸上谈兵,再者战场瞬息万变,生死难料。”他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有一腔热忱,但是为了劝退他,还是告知他战场的危险,欲让他知难而退。
“回丞相!小人虽不才,但这些年也深读兵书,能够进入军队是小人梦想,战场之危险小人早已做好准备,甚至已将遗书拟写,为求死而无憾,恳请丞相大人看在小人报国之心,能够恩准!”
李辰不得已胡诌了一番,毕竟他是奔着姜欣而去的,他听到萧文远这样说了之后,觉得有些许机会。
萧文远内心不由得感叹道,要是天下士子均有他这般志气,大宋光复指日可待,对面前的李辰颇为赞赏,考虑片刻后便说:
“我知你心意,但是任何事嘛,都得按照规矩来办,你既有如此决心,本相再过干扰倒也未免不通人情,这样吧!看在你报国心切,本相亲自修书一封,你拿去禁军大营即可,但是他们收不收你,可就不是本相说了算了,一切看你自己有无真才实学。”
李辰喜出望外,连忙叩谢,随即拿着萧文远的亲笔信,朝着禁军大营而去。
话说姜时离和陈雁返回大营后,陈雁在中军帐中处理余下各类事务,姜时离则是在一旁执笔,时而替他记下注意事项,时而替他代写信件,中军帐中的军士来来去去,大家都在为北伐出征忙得不可开交。
“启禀殿帅!大营外有一书生,这是他给的丞相亲笔书信。”一位军士入帐禀报。
陈雁有些疑惑,心想这萧文远又在搞什么名堂,随即说道:
“时离,你来处理。”
姜时离听后火大,自己还在帮他代写军令,他倒好什么鸡毛蒜皮的事都甩过来,闲自己还不够忙是吧?随即她放下笔,偷偷白了一眼陈雁,接过书信。
这一看不知道,看了就吓一跳,李辰怎么跑到这军中来了,居然。。。还带着丞相的亲笔书信?!他难不成是隐藏的关系户不成,亏自己在宗州呆了六年都没发现,这人藏得够深的。
“殿帅。。。丞相说,有一个今科中举的士子,唤作李辰,想要舍弃功名加入禁军。。。。”她说道,但是心里还是期盼陈雁能够拒绝,毕竟这多尴尬啊!要是他真来了,自己岂不是要露馅,而且这个李辰和一个牛皮糖一样,这次想必也是费尽心思,居然都追到军营里来了,也是有本事
“这老萧今天怕是吃错药了,不知道本帅这么忙吗?还有这功夫塞人过来。”陈雁自言自语道,随即说:
“时离,你去见见然后自行定夺吧,有才学就让他去军议处报到,没有的话就让他走。”
“我。。。。。”姜时离真想给陈雁一拳,怎么啥事都扔给自己,把自己当贴身秘书了。但是看着周围人多,她只好乖乖前去。
但见李辰在大营外候着,时而踱步,时而眼神四处张望,仿佛等待已久
他突然看见营中走出来一位身材苗条纤瘦,轻盈有姿的身影,他定睛一看,竟是女子,这不就是自己做梦都想见到的姜欣吗?他欣喜若狂,没想到一到军营就能见到思念已久之人,迫不及待跑上前去。
“姜姑娘!”他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