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雁起身穿上盔甲,将萧文远迎进帐中。
“晚辈见过军师。”陈雁对眼前这位书生有些好奇,仿佛他看上去也十分青年才俊。
“听说陈将军是进士出身,宝佑四年及第状元,如今又能统军征战,真可谓文武双全。”萧文远看着面前这位少年,不由得赞叹道。
“军师谬赞,雁蒙恩能加入禁军,又有幸能投身殿帅帐中,此生无憾,但愿能承袭殿帅遗志,尽我之力收复大宋失地,还天下以太平。”陈雁虽是行伍,说话却尽显文人之风,让萧文远更加欢喜。
“说得好!此乃大丈夫之志也,姜殿帅捐躯为国不负天下,想必日后陈将军定能功成。”萧文远和陈雁开始互相勉励起来,只是寒暄了一阵后,陈雁不免疑惑。
第四章血海深仇,汇于梅州
“军师深夜前来,可有需要末将效力的地方?”
萧文远确实是带着目的来的,一来是亲自考察一下这位少年将军,二来是看看他日后的规划。
“不瞒将军,如今天下无主,将军可曾想过临安光复后作何打算?”萧文远看着陈雁说道。
“自然是。。。助太子殿下继承大统,请命北伐以报国恨家仇。”陈雁思索了一阵,随后坚定的说。
“哈哈哈哈,在下深知将军有此凌云壮志,只可惜。。。。”他卖了卖关子,又舞弄起手中的摇扇。
“军师但请直言。”陈雁作揖道,他不知道眼前这位军师到底是何意。
“将军少年英雄,我大宋难得的脊梁之才,但是先前朝廷奸佞当道,先皇不察,造就了如今的临安惨故,将军和姜殿帅报国无门,壮志难酬,难道如今还要再扶持这样的一位太子,重蹈我大宋之覆辙吗?”萧文远不亏是军师,三言两语就说出了陈雁内心之痛。
“军师。。。我。。。。”陈雁一时间语塞,他明知道萧文远说得一丝不差,但是总感觉有点怪怪的。
“将军!”萧文远打断他。
“姜殿帅世代忠良,无数次救我大宋于危难之际,是为国之脊梁,朝野皆知,甚至就连我和睿王殿下远在梅州,都听闻过姜殿帅的事迹,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却在朝廷不得赏识。反之奸佞贺温彭祈,宦官出身,靠着谄媚圣上而领朝中军政大权,独占中书省丞相和枢密院枢密使,祸害朝纲,三番五次阻止姜殿帅北伐。”
萧文远眼看陈雁被自己说到发呆,越来越起劲,仿佛马上就要收获他的心了。
“殿帅。。。。不在乎所谓的功名,我了解他,正因为如此,我才不顾一切的放弃功名,哪怕是在他麾下做一小卒,我也心甘情愿”陈雁说着两眼泛光,又回想起了殿帅曾经对自己的教导,每一句话仿佛都历历在目
“那是自然。”萧文远见目的达到了,继续说道:
“姜殿帅何等英雄,岂能被这所谓的功名所误,在下想说的是,正因为朝廷无能,才让殿帅受到不公,让国家受辱。”萧文远把话挑明了,接着说:
“将军刚刚说要承殿帅之遗志,试想这样的朝廷,又如何能容得下将军这般刚正不阿之人,又如何承得了殿帅遗志,北伐光复我大宋呢?”他一步一步击溃着这个少年的心理防线,陈雁毕竟年少,心中除了报国没有二心,自然觉得萧文远说得严丝无缝。
“军师想让陈雁怎么做?”他开始有些明白萧文远的意思了。
“睿王殿下和姜殿帅原为至交,金人南下,姜殿帅深知单凭禁军无力抗衡,早就与睿王殿下书信约好合兵一处,共谋勤王之业,奈何奸人开道,金人南下神速,殿帅身负家国大义,不愿舍临安而去,因此才将他培养多年的精锐交于你手,让你来替他完成北伐之志。”萧文远深情并茂,他自然也是由衷敬佩姜长云。
“殿帅。。。。”陈雁心中悔恨,他恨自己无能,恨自己什么也做不了。
“如今睿王殿下即日起兵,他今日看见你仿佛又见到了故人,你和姜殿帅有着同样的凌云豪气,不得不动容。殿下和将军一样,这些年来将国家之辱铭记于心,立誓北伐,如今更是与将军一见如故,将军要承殿帅遗志,不妨就在当下。”萧文远深呼吸一口气,他终于把话说白说全了,他也明白眼前这个少年将军,会相信自己。
“军师。。。倘若睿王殿下真如军师所言,立誓北伐光复大宋,我陈雁定当万死不辞,身为宋军,自当身许家国,马革裹尸!”陈雁单膝下跪,坚定了内心所想,他愿意相信睿王。
“将军快快请起!睿王定不负将军!哈哈哈明日我便告知睿王”萧文远喜出望外,这样一来,睿王的军队有了大将首选,实力大增。
第二日,梅州一处村落。
张叔带着姜欣找了一处安顿了下来,对于姜欣来说,她自幼出生在临安府,还没有体验过村里的闲云生活,自然是开心得不得了,她还不知道父母战死的消息,但是张叔却已经猜到十之八九,每当姜欣问起,他只能借口搪塞过去,毕竟他知道姜欣一定接受不了事实。
“小姐,您就老老实实的呆在家里,把以前先生教的都温习了,我出去给殿帅和夫人写信,问问他们何时来梅州,您看可好?”
“真的吗!那说好了,我这就温习!”已经一个月没见到父母的姜欣,自然不会错过任何一个机会,然而张叔只是怕姜欣出去乱跑,毕竟他答应过,一定要护她周全,他这老身板倒是不要紧,怕就怕小姐出个什么意外。
他拿出夫人生前给自己的纸条,上面写着“梅州陈雁”。
“这梅州这么大,我去哪儿找这个人啊?”张叔纳起了闷,他之前似乎听殿帅提起过此人,只知道是一个少年将军,但是要在偌大的梅州找到他,无异于大海捞针一般难,他无可奈何,还是得去城里打探消息。
好在梅州城不远,张叔很快就通过问访找到了军营。
此时陈雁正在帐中翻阅地图,为进军临安做准备。
“报!启禀代指挥使,门外有一老汉求见!”传令兵的话让陈雁纳闷,莫不是大军行至梅州,有军纪不严的现象,导致百姓上门告状。
他不敢互视,马上出营见到了张叔。
张叔一瞧这位少年将军,立刻便认出了曾在姜府见过,喜出望外,陈雁也觉得眼前之人甚是眼熟
“这位伯父,敢问是有何需要我帮忙的吗?”陈雁关怀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