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四贞亲自端了一盅热饮送到顺治的书房。
“这些日子天儿可真热,吃什么都觉得没有食欲,四贞这什么都不做呢,还觉得身上一个劲出汗。皇兄这种天气还要忙着批折子,忙着和大臣议事,着实辛苦,看着都清减了。听说昨个儿晚上太子爷不舒服,皇上跟着熬了半宿,四贞那儿有两只母后赐的老山参,别的忙帮不上,就把它熬了给皇兄补补。”
吴良辅满脸堆笑道:“皇上,您尝尝,这是四贞公主亲自熬的,慢火熬了一个下午。”
顺治放下折子,站起身,伸伸胳膊,略微活动下身体,笑道:“这大热的天,亲自熬这个,有劳皇妹惦记,朕谢谢你了。”
孔四贞亲自动手,把折子往旁边挪娜,给他腾出喝汤的空地,一边笑道:“皇兄真想谢我,就请抽时间和四贞出去骑马散散心,老闷在屋里,不是养生之道,去看看山,看看水,心胸宽敞,心情愉悦,对身体才好。”
吴良辅在旁边插嘴:“奴才以为,万岁爷且缓缓,听说昨个儿有两个士兵在南边林子里走失了,到现在也没找着……”
第三卷 咫尺天涯 第十七章 为难
于顺治来说,需要他操心关注的事情太多。
云贵方面,针对南明小朝廷的军事行动进行的如火如荼,这是眼下最值得关注的大事。平南王吴三桂等分三路出兵进攻,七月,南明永历帝以李定国为招讨大元帅,加黄铖,督诸军抵御清军。来自前线的远途加急军情折子,三不五时送到南苑,战况进展尚如人意,只是军费和粮晌等开销,尤如一个无底窟窿,兵部和户部一众官员经常在他跟前大吐苦水。
盛夏时分,各地送上来的折子,不是道这里雨涝成灾,粮食绝收,便是道那里天旱无雨,作物减产。
吏部主官员升职任勉,有了利害冲突,不免要彼此攻,时不时也闹腾出一些诸如贪墨、纵容亲眷横行、仗势欺人等传闻。朝廷上满汉大臣之间,汉族文臣中汉军和汉人,南人和北人之间常发生各种各样的矛盾。顺治熟读明史,他认为党争是导致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对党争积习深恶痛绝,十分警惕,不得不分出相当一部分精力居中予以协调,结果总是差强人意,让他十分恼怒。
……
因此,南苑辖下两个士兵的失踪,相形之下,只是一件小事,不在顺治的关注范围里,自有相关负责人查清内中详情,事后向他汇报结果就是。
然而时间一天天过去,两个大活人始终寻不见,这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正赶上皇上驾临南苑,负责侦办此事的官员大感棘手,叫苦不迭。
南苑是皇家重地,位处京师,且戒备森严,不是反清份子能混得进来的。
也没有人敢把侦办方向往这上面引,圣驾在此,那才真叫一个自找麻烦,单是失察之罪,就够许多人喝一壶的。
经过几番紧急磋商,最后呈到御前的折子措辞婉转,声称那两人失踪时正值休班时间,行动自主,许是在山里失足,许是出去办私事时出了意外,已经上报地方衙门,协助查访,云云。
“前两日总管告诉大伙。无事最好不要出门晃。事情未明。防着有意外发生。您说这大夏天地。要是住在宫里边也就罢了。这守着外面地好山好水。谁耐烦闷在屋子里憋气呀?”
午睡醒来。小德子服侍陈旭日起床着衣。一边絮叨着念道:“今儿却好了。上面总算松了口。咱们又可以出去散步了。小爷。今儿下午都有什么安排?想不想出门骑马去?”
沾了陈旭日地光。小德子也有了学习骑马地机会。有马代步出行。不必劳驾自己地双腿就可以四处寻光赏景。眼下他可是爱死了这项运动。
“也好。几天没出去。怪闷地。我也正寻思着要出去走走。”陈旭日喝了杯茶。走到门口。随意做几个动作活动身体。一边闲聊地问道:“那事有结果了?人找到了没?”这等小事原不需惊动皇帝。不过是因为圣驾在南苑。这等人命关天地事。少不得上上下下就紧张起来。
“找?哪儿找去呀?这么长时间没消息。指定是凶多吉少了。”小德子一副见怪不怪地表情。悄声道:“许是看见了不该看见地。得罪了不该得罪地人?谁知道呢。宫里边因为这个。年年都有突然就失踪了地公公和宫女。往哪儿查去?这次跟着万岁爷一道过来地亲贵子弟们不少。一个个年轻气盛。身份尊贵。一个不小心得罪了哪个胆大地。惹来祸事也稀奇。”
陈旭日听地直皱眉。“听着怪吓人地。照你这么说。咱们以后还真不敢随便出门子了?”
小德子缩缩脖,笑嘻嘻道:“哪能呀,小爷是得天神眷顾的福人,从来不得罪人,谁那么不开眼敢打您的主意呀?没事儿,没事儿。”
说者无心,陈旭日心里却是打了个醒。
谁敢打他的主意?错,倘若他挡了哪个人的路,敢打他主意地大有人在。四阿哥是最受皇帝宠爱的尊贵皇子,不也被人下了黑手?如若不是自己这个意外地人因缘际会赶上了,现在别说做太子爷了,坟头上的青草怕都要长地老高了。
不由得暗暗提醒自己往后遇事多留心,一边寻思着:是不是得想法子请两个懂武艺的高人呢?要说起来,刺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