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三皇子挥汗如雨向山上爬的时候,二皇子却拉着园林里面的侍女开始套话。
他们兄弟的行为并没有逃过秋叶的耳目,秋叶对这兄弟两个的所作所为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老三看着还行,老二怎么如此不堪。”你跟侍女套话能套出什么有用的消息吗?这孩子怎么做事一点都不大气呢!
周莲提醒秋叶,别把眼光总放到这两位皇子身上,其实这两位皇子带来的随行人员里面有不少藏龙卧虎之辈。
二皇子虽然行事荒唐且糊涂,但是他手下的那群人在茶楼酒馆出入,甚至有些人另辟蹊径,从各个官员的随从轿夫的手里买消息。
这种多且杂的消息并没有汇报给两位皇子,而是直接汇报给了几位随行的官员。
看来南方的皇帝也知道他这两个儿子是什么样的货色。
秋叶的事情千头万绪,就把这个兄弟两个的日常所作所为当笑话一样的听了。听完之后还是要接着处理自己那永远也处理不完的简牍文档。
秋叶手头上的事情比较多,富贵也没有闲着。
当二皇子和三皇子到了江北之后,随行的人员把消息源源不断的用各种途径发送了回来,富贵拿到手里之后,召集自己手下的这些大臣们分析。
重点是分析一个问题:江北何时攻打江南?
=请。收。藏[零零文学城]00文学城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根据各方面的因素叠加在一起,在场的很多人向富贵报告:“大约是明年。”
“明年的具体时间?”
“大概是冬季。”随后这些官员给出冬季作战的理由:
北方的百姓在冬季的时候并没有太多的事情,庄稼刚刚播种完毕,完全是农闲时节。
那个时候大江上结冰,如果是天气太冷,冰层太厚,他们渡江的时候能少很多麻烦——比如说北方的士兵怕水,如果水面上有大量的冰挡住了滚滚波涛,一些士兵们恐惧之心会减去一半以上。
最重要的是,他们觉得今年和明年的粮草足以支撑几十万大军一次作战。
富贵听了这个分析之后也不知道信还是没信,只是跟这些大臣们说:“做好准备吧,无论是这个冬天,下个冬天,还是下下个冬天,这一仗是少不了的。”
富贵这话刚说完,周挺就站出来:“陛下英明神武,这种事情确实该早做准备。江北女皇对咱们这片土地一直未曾放下觊觎之心,咱们若是有丝毫的软弱被他们看出来,到时候就会迎来江北几十万大军。”
说完之后话题一转:“然而备战不只是粮草军械,更重要的是要常常训练大军。如今咱们的大军经过了这两年的修整,有些人已经不听号令,臣请重新练兵。”
下面几个人开始交头接耳,军方不少人赞成周挺的提议。
富贵脸色如常:“爱卿说的对啊,正所谓忘战必危,更何况咱们还有一个强大的邻居对咱们不怀好意。咱们不止是要练兵,还要练将,如今有不少年轻人也长大成人了,也该给他们一些机会。朕这里有个想法,大家一起参详参详。”
周挺听了心里面咯噔一下。
周挺只是想通过这样的提议让自己重掌军权。哪怕是让自己主持练兵呢,可没想到富贵早有准备。
周挺虽然在军中威望比较高,但是在朝廷里面,在文官的队伍里面,周挺并非是一言堂。也就是说如今周挺的翅膀虽然丰满了,但是还不硬。
可恰巧就在这个时候富贵限制了周挺的发展,并且在这次议事的时候抛出来了一个改革方案。因为那一条大江从东到西绵延了几千里。不知道对方是在哪个地方登岸,所以富贵要求各个军队拆分之后分开防御。
而每个拆分组合后的大军,其统帅需要向富贵直接负责。这一次的拆分,周挺的部下儿子都在一起,其他的人马分成了四支队伍,都是富贵的心腹掌握。
富贵就通过这样一场会议,将周挺的势力压缩到了极小的范围内。
武将们的政治敏锐度并不高,文官们已经察觉出来了,但是文官觉得这样没有什么坏处。
自古以来皇权对于军权都有敏锐的关注,而且文臣也想要控制武将,使其发展的不要太过迅猛。所以载富贵的命令刚发出,文臣队伍就开始摇旗呐喊,使得某些武将觉得这样做就是正常的——这也不过是一次正常的调防罢了。
周挺回去的时候,与二驸马父子两个并驾骑马。周挺故意在儿子面前聊起这一次的调防,二驸马觉得没什么。
“儿子倒是觉得这样挺好的,咱们的防区都是咱们的人,用起来也比较放心。其他的人在咱们这里,对人家好了,人家说咱们是拉拢。对人家不好,人家又说咱们是对人家排挤。我觉得如今这个状态就挺好的。”
“你懂什么,没分开之前大部分军队都是咱们父子调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