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众粗布衣裳后,有个人身宽体壮,举着手喊叫着。
君子能舍小节,捡个马粪的事儿而已!
萧介亭如是安慰自己。
秋猎前的前二日,被禁足许久的皇后桑氏终于被恩准解除禁令,准允一道去往猎场共赏。
皇帝与皇后为万民之表,再将帝后感情不睦的事情闹大了也于一国稳固不利,是而,这个决定并未有多少反对的声音,而经此一事的桑盼,似乎也终于明白了皇帝的苦心,整个人都显得淡薄了几分,从坤宁殿出来后,还呈上了厚厚一沓一笔一划抄写的经文。
嘉兴二年桑氏受选入宫,从西南一路来到东京,在一众臣子推举之下被选为继后的人选,近二十年的时光,帝后“相敬如宾”,既没有多么受宠,也没有多么受冷遇,也顺利诞下一子,这正是臣子们乐意看到的。
出坤宁殿这日,桑盼平日里最爱穿的艳色衣裳也换成轻简的素衣,连同这几日安安分分做事的李淮颂一起到福宁殿侍疾。
这两人在身旁,顾云篱如芒在背,施针罢,嘱咐了汤药,便见桑盼端着药碗与李淮颂走了进来。
立在一旁,这人虽然没有看自己,但无形的压力已经弥漫上来。
“顾大人,秋猎事宜可准备妥当了?”见她立在原地,李淮颂扭头问,似乎是一句再平常不过的询问。
“昨日已准备妥当,事先备好的东西已送去了嵩山猎场,待明日启程,下官也会随侍官家左右。”
“那还真是有劳大人了。”喂着李准汤药的桑盼笑了笑,将最后一滴药汁送完,旋即看她,“多日未见顾大人,气色比起先前好多了。”
“谢娘娘挂怀。”顾云篱抿唇,看了眼一边燃烧着的线香,“时间不早,陛下、娘娘、殿下,下官告退。”
“我送送大人。”桑盼笑了笑,端的是温良宽和,得到李准的颔首示意,她便起身,走在顾云篱身前,步调轻缓。
顾云篱眸色渐冷,低眉信手,拎着药箱没有停留就要离开。
“顾大人,”见她头也不回的离开,桑盼开口叫住了她,“这些时日,有劳您为官家这病而操劳了。”
顾云篱停下脚步,回头看去。
还不到正午,阳光正好斜斜打在几级台阶上的桑盼身上,禁足这些时日,她消瘦了许多,缺为她平添了几丝宁静致远的气质,她穿着短褙子,半截手腕露了出来,手中还拨弄着一串佛珠,据说这是她禁足期间悟出的道理,一心向佛方得解脱,真假不知,但这样的态度确实也取悦到了李准。
蛇蝎成佛,也能是佛吗?顾云篱心中忽然蹦出了这个想法。
台阶上的人面容拂着一层柔和的日光,而光晕却堪堪只到肩头,身后福宁殿巍峨恢弘,大豊百年来的历任国君都在此地居住,它投下的阴影宛如一只大张开铁门的笼子,矗立在桑盼身后,隐没在阴影里的一切好似都要虚化成另一团黑暗,将目之所及的一切都吞噬进来。
女人笑意不达眼底,像是一尊殿前的两面佛,站在那里静听信徒祈愿。
顾云篱忍不住向后退了两步,叉手道:“娘娘言重了,也望娘娘康健,在下先行告退了。”
桑盼没有说话,似乎是要放她离开的意思。
直到要走出那条宫道前,顾云篱还觉得那道目光如影随形。
如往常般乘上马车,再去往栖风堂,马车路过白日的瓦子街,也是格外热闹,秋猎的盛事就连百姓也与有荣焉,西南反事在前,秋猎振奋士气,鼓舞朝野上下崇武之风,民众之间对此也讨论热闹,勾栏瓦子也格外热闹,更设了相扑步射这样的比赛表演,就连戏台上唱着的,都是一出鼓舞士气的长坂坡。
御贡在即,店里生意大半都交给一同合伙的另一位娘子,林慕禾与随枝埋头核对选品,每一个都要亲自经手,才会放心地放入御贡的箱内。
拨开帘子,顾云篱四下看了一圈,却没瞧见往常早该出来乐颠颠跟她诉说白日事情的清霜。
“昨日便没回来睡,怎么今天还不见她影子?”放下药香,顾云篱走到正检查香品的林慕禾身边,问起。
“早晨崔内人派了人来说,她昨天在公主府里又喝了几口小酒,才没回来,方才又有人来过,说今晚长公主殿下要同我们一起出去,她正好跟着公主一道来。”
“怎么最近与公主这么亲近了?”顾云篱摸了摸鼻子,凑上去也闻了闻香,“莫不是开窍了?”
林慕禾眼珠子转了转,认真思索了一下:“这般说来,也未必不是呢?”
顾云篱瞬间就噤声了,开始仔细思索起来——李繁漪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顶上十个清霜的心眼,这两人凑在一起,果真会没什么问题吗?
从前只顾着看热闹了,真到了认真思考的时候,顾云篱还是隐隐有些担心。
“后日秋猎,开场时我要待在官家身侧,届时百官都要携家眷前来,难免鱼龙混杂,你与随枝也要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