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们四处打听观月公子下榻何处,他们带来了名贵的古董、华丽的珍宝以及各式各样舶来的精巧玩意儿,观月公子一定会舍得一掷千金。
至于观月公子的真实身份,见多识广的商人们也有自己的答案。
观音大士座下金童?
无知百姓们说说就罢了,他们是不信的。
这位观月公子,要么是京中的皇亲国戚,要么就是勋贵子弟。
甚至还有人暗中猜测,观月公子的真实身份,应是某地的王世子或者世孙。
最差最差也是如梁地赵廷暄那样的王府公子。
无论传闻如何,商人们更愿意相信观月公子就是王孙公子,也只有王孙公子才配得上他们带来的金银珠宝。
有钱能使鬼推磨。
商人们很快便找到了观月公子的下榻之地,可惜却扑了空,观月公子和他那一黑一白两个跟班全都不在。
此时的沈观月、泥鳅和沈望星三人,正在山上寻找水源。
山中凉爽,三人却汗流浃背。
童州一片汪洋,这里却是三个村子共用一处水源。
原本只有两个村子时,年年为了抢水发生械斗,其他地方顶多骂架,高平民风剽悍,直接往死里干。
而现在由于灾民开荒。原有的两个村子各自增加了几十人,而附近那片一望无尽的荒地也建起了新的村子。
两个村子变成三个村子,水源更加珍贵。
沈观月三人已经在山里转悠两天了,山上植被茂盛,一定有隐藏的水源。
“小月月,你快来看,这里很潮湿,下面会不会有水?”泥鳅指着一处地方大喊。
沈观月和沈望星跑过去,果然,那里滋生着很多喜阴的植物,且,有水珠从石间滴下!
沈观月大喜,抢过沈望星手里的锄头,朝着滴水的地方砸了下去。
一下,又一下,十几下后,一股清凉的泉水喷散而出,喷了他一头一脸,沈观月哈哈大笑!
找到水源,可是如何引水下山?
沈观月想了想,道:“咱们才量一下,从这里到下面的荒地有多远。”
三人以脚步丈量,从这里到下面的荒地约有四千余步。
四千步,如果是一个人来挖那肯定难如登天,可如果很多人呢?
以一步为二尺计算,四千步便是八千尺,八百丈!
如果每人一天挖两丈,那么四百人一天就能挖出八百丈的水渠,山地坚硬,又有岩石,算上这些难度,那么最多三天便能将水源从山上引下来。
三人为了这个发现而兴奋,他们立刻下山,说服一脸懵的灾民上山挖渠。
可是事实并不如计划那么美好,从山上引水难度很大,遇到大石就只能改道。
有人打起退堂鼓,还有人说起风凉话,几个老庄稼把式索性把锄头扔在地上不挖了。
沈望星急了,和这些人理论,让他们来挖渠,还不都是为了他们自己。